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史记节选 > 第87章 三王世家2

第87章 三王世家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月丁酉日,奏事于未央宫。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四月初一为戊寅日,癸卯日(四月二十六日),御史大夫张汤将诏书下达丞相府,丞相将诏书传达给中二千石级别官员,中二千石官员再下达给各郡太守、诸侯国相,最终由具体办事人员传达给相关执行部门。一切依照法令执行。

"元狩六年四月乙巳日(四月二十八日),皇帝派遣御史大夫张汤于太庙册立皇子刘闳为齐王。册文曰:呜呼!小子刘闳啊,你接受这代表东方疆土的青色社稷吧!朕继承先祖基业,遵循古制为你建立封国,将你分封在东土之地,世代作为汉朝的藩屏辅佐。呜呼!要时刻谨记啊!恭敬地遵循朕的诏命,须知天命并非恒常不变。人能崇尚德行,方能显扬光明。若抛弃道义,便会使君子心寒。你要尽心竭力,恪守中正之道,方能永保天赐福禄。倘若行为不端,必将给封国招致灾祸,自身也难逃惩处。呜呼!守护国家、治理百姓,能不心怀敬畏吗!齐王务必要以此为戒。"

以上是册封齐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四月乙巳日(二十八日),皇帝派遣御史大夫张汤于太庙册立皇子刘旦为燕王。册文曰:呜呼!小子刘旦啊,你接受这代表北方疆土的黑色社稷吧!朕继承先祖基业,遵循古制为你建立封国,将你分封在北疆之地,世代作为汉朝的藩屏辅佐。呜呼!那匈奴部族凶残如野兽,欺凌老弱,屡犯边境掠夺百姓,更以奸诈手段蛊惑我边民。呜呼!朕已命将领率军征讨其罪,匈奴的万夫长、千夫长及三十二位部落首领尽数归降,部众溃散奔逃。匈奴被迫迁徙远遁,北方诸州终得安定。你要竭尽心力,不可滋生怨怼,不可败坏德行,不可松懈边防。未经训练的士卒不得征召入伍。呜呼!守护国家、治理百姓,能不心怀敬畏吗!燕王务必要以此为戒。

以上是册封燕王的策文。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四月乙巳日(二十八日),皇帝派遣御史大夫张汤于太庙册立皇子刘胥为广陵王。册文曰:呜呼!小子刘胥啊,你接受这代表南方疆土的赤色社稷吧!朕继承先祖基业,遵循古制为你建立封国,将你分封在南土之地,世代作为汉朝的藩屏辅佐。古人曾说:"长江以南,五湖之间,此地民风轻浮难治。扬州虽为边疆屏障,但夏商周三代仅以'要服'羁縻管理,未曾施以严密政令。"呜呼!你要尽心竭力,如履薄冰般谨慎,施行仁政顺应民心,不可放纵享乐,不可亲近奸佞,一切遵循法度准则。《尚书》有言:"为臣者不滥用威权,不妄施恩惠,方能免遭后世唾弃。"呜呼!守护国家、治理百姓,能不心怀敬畏吗!广陵王务必要以此为戒。

以上是册封广陵王的策文。

司马迁评价说:古人曾讲"爱一个人就希望他富有,亲近一个人就希望他显贵"。因此帝王划分疆土建立诸侯国,分封同宗子弟,正是为了褒扬亲亲之情,理顺骨肉关系,尊崇先祖基业,显贵宗族分支,让同姓宗亲遍布天下。这样国家才能强盛而王室得以安定。这种制度从古至今延续已久,并非有何特异之处,所以本不必特别论述。像燕王、齐王那些旧事,也不值得载入史册。但此次册立三位亲王时,天子谦恭礼让,群臣恪守道义,策命文书辞采斐然,实在值得鉴赏,因此将这三篇策文附录在《史记·三王世家》中。

褚先生补充道:我因通晓经学得以担任侍郎之职,素来喜读太史公的列传。在《三王世家》中太史公虽称赞策文可观,但寻遍全书终未能见到原文。我便私下向熟悉旧事的长者求取当年的封策文书,将这些珍贵文献整理编录传世,使后人能够领略圣明君主的治国深意。

(史家补述)

据记载:汉武帝在位期间,曾在同一天册封三位皇子为王——一子封于齐地,一子封于广陵,一子封于燕地。朝廷依据每位皇子的才能禀赋,结合封地的地理特性(刚硬或柔沃)、民风状况(淳朴或浮华),分别制定策文予以训诫。策文中郑重告诫诸王:"世代作为汉室藩屏,守护封国治理百姓,岂能不心怀敬畏!诸王务必时刻警醒。"圣明君主的深谋远虑,本就不是见识浅薄者所能领会,若非博学强识的君子亦难以透彻理解其中真意。就连策文的排列次序、段落衔接、竹简长短的细微差别,都暗含深意,常人难以参透。现谨将诏书真迹与草拟文稿对照整理,誊录如下,供后世研读者自行体悟其中奥义并加以阐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