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是赵国女子,与卫夫人(卫子夫)同得汉武帝宠幸,生皇子刘闳。当刘闳即将受封为王时,其母病重,汉武帝亲往探视。
武帝问道:"这孩子将封为王,你想把他封在何处?"
王夫人谦恭回答:"陛下圣明决断,臣妾岂敢妄言。"
武帝坚持道:"即便如此,你也该说说心中所愿。"
王夫人这才请求:"希望能封在洛阳。"
武帝解释道:"洛阳设有国家武库、敖仓粮储,乃天下咽喉要地,自高祖皇帝以来从未封皇子于此。除洛阳外,其他地方任你挑选。"
见王夫人沉默不语,武帝劝说道:"关东诸国以齐国最为富庶,其东临大海城池坚固,仅临淄一城便有十万户人家,实为天下最膏腴之地。"
王夫人听罢以手加额谢恩:"臣妾感激不尽。"
后来王夫人病逝,武帝悲痛不已,特遣太中大夫明为使,持玉璧追尊其为"齐王太后"。其子刘闳受封齐王,因年幼无嗣,在位不久便早逝,齐国封号遂被废除改为郡县。世人因此议论齐国本就不宜封王。
策书中所谓“受此土”的意思是,诸侯王开始接受皇帝分封的时候,一定要在天子的泰社里接受一块土,回到封国以后用这块土创建自己的国社,每年还要按时祭祀它。
《春秋大传》中说:“天子的国家拥有泰社。东方为青色土,南方为赤色土,西方为白色土,北方为黑色土,正中央为黄色土。”
因此,即将封在东方的诸侯王取青色土,封在南方的诸侯王取赤色土,封在西方的诸侯王取白色土,封在北方的诸侯王取黑色土,封在中央的诸侯王取黄色土。诸侯王各自取属于自己颜色的土,然后用白茅草包起来,回国以后封好建成国社。这就是最初被天子分封的诸侯王。这种土就叫作主土。对于主土,应当创建社坛祭祀。
所谓“朕承祖考”,“祖”就是祖先,“考”就是先父。
所谓“维稽古”,“维”就是忖度、思虑,“稽”就是应当,也就是说应当顺从古代的制度。
齐地百姓大多善变而狡诈,不讲究礼仪,因此皇帝告诫齐王说:“恭恭敬敬地接受我的诏命吧,要知道天命并非固定不变的。人只有爱好德行,才能彰显光明。不追求道义,就会令辅臣懈怠。用尽你的心智,真诚地把握中正的道路,这样就会永保天禄。假如有罪过,不行善事,就会给你的国家带来灾难,给你自身带来祸害。”
齐王到达自己的封国以后,左右大臣都能依据礼义来处理朝政,不幸的是齐王中年早逝。
不过,齐王一生没有犯下过错,正如策文里要求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