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挺好的建议吗?我们可以试试的碧霞。”童嘉明自然是支持妻子的。
今年年初后,新闻总传出要整合资源、优胜劣汰的消息,从宏观来说当然是件好事,南边有那么多不规范的小厂,优势行业蒸蒸日上却又鱼龙混杂,整顿后才可以更规范管理。但对大部分工人来说,劣汰代表下岗,意味着没钱!
这个时候当老师是真没钱!童嘉明每月的工资经常拿不全,如果没有补贴用房,他真打算转行!叶碧霞工作的那家工厂兴旺时,她拿的工资可比童嘉明高。
他看到妻子因为可能要下岗的担忧,近来也品尝到妻子做菜时的快乐。
“第一天我们可以先不要做太多,试试水,如果卖得好,中秋那天就多准备点。
万一实在卖不出去,吃食而已,大家分一分,就当过节吃好点,吃不完也可以借乔姐家的冰箱用一两天。”
童嘉明也不是没有思考就无脑支持妻子,过节时大家的钱袋子都会松一点,难得今年中秋遇上国庆,华国人传统,亲朋正好齐聚一堂,吃喝是少不了的。不然近几年,大家为什么还是愿意买贵价春节菜呢?
加上最近几年大家日子过好了,手里有余钱,宁愿花多点钱,也要在过节那天吃好点。
童嘉明掰碎了和叶碧霞讲,叶碧霞一想也是,又不是花光积蓄买车买房,小本买卖,如果不成功,中秋节他们全家吃顿饱肉,如果成功……
叶碧霞摇摆不定好几天,但一旦下定决心,她的行动力就是杠杠的。
她去集市上买菜时,就暗暗观察其他摊主,还骑着家里唯一的代步工具——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到处去比价了解行情。
临近国庆假期的两周,叶碧霞忙得脚不沾地。也是神奇,人一忙起来,之前所有烦恼就变成过眼云烟,叶碧霞觉着自己睡得更香了。
童念也不甘落后,她去搞宣传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东西卖得好,首先要把招牌在人前亮出来!
仗着三十年厚的脸皮,童念专门在下班时间候在家楼下,看见大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上前打招呼打广告。
叶碧霞试做的一些成品,也被她拿来动员家属楼的“童子军”们。
“我妈妈做的东西你们都尝过了,记得在学校多多告诉同学有家卖绝顶美味食物的摊子会在国庆连摆三天,如果你们带父母来买,我多送你们吃的!”
她怕这些十岁不到的小孩子因为年纪小忘事,还反复用简单的话说了几遍。
宣传得好,来的人多,东西卖得好,赠送的东西就当宣传费了,而且遇到熟人来买东西,她妈妈也会主动。
很快,验证成果的那天终于来了。
国庆节放假第一日一大早,童念迷迷糊糊地就被叶碧霞抱着去洗手间,手里被塞进一把已经挤好牙膏的粉色儿童牙刷。
叶碧霞夫妻本来不想让女儿大清早跟着去卖东西,商量着送童念去乔芳芳家。
仍睡在夫妻房间小床上的童念听到后立刻祭出倒地撒泼大招。
她就是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才不要脸还睡在父母房间!
悄咪咪收集信息太重要了!
童嘉明叶碧霞:“……”
童念还挤进父母中间,一手抓一人衣角,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我们要很早起的,你不要后悔!”
就该让臭屁小孩感受一下大人的辛劳!
要搬去赶集的东西有点多,杂七杂八还要注意不要弄脏食物,不像卖菜的用几个麻包袋装着就行。
童念家只有一辆自行车,幸好家属楼有户人家有辆很久没用的三轮车,叶碧霞的社交天赋派上用场,提前向邻居以5毛/天租借,总算解决了运输问题。
童念昨夜兴奋过头,想了很多不知几点才睡着,迷迷蒙蒙被塞上三轮车,出发了一会才被秋风吹清醒。
今年降温早,九月一场秋雨后,人人都穿上了薄款的长袖。道路两旁的树绿意不减,只有清晨带着凉意又干爽的风向人昭告秋天来了。
今日的集市依旧那么热闹。
海和镇上还没建立后世规章制度规范的农贸市场,集市是农民群众自发形成的,不一定每天都热闹非凡,人头拥簇,摊位不是固定的,除非长期有人常在,否则看谁先到先得。
叶碧霞提前就看好地方,一定远离卖活鸡活鸭那种看着脏兮兮又有味的地,这时,住在村里离集市更近的公公婆婆很有优势。
当然,好处她也许出去了。
收到好处的陈秀兰干起活向来来精神百倍,今日不仅帮叶碧霞占好位,还主动和周围的摊主攀谈起来。
童念一家三口还没到位,童念就听到她奶奶的大嗓门。
“……这不是过节嘛,我大儿子媳妇做菜手艺真不错,等会她们到了,你们可以尝尝!”
那还是她那个爱贪小便宜、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奶奶吗?她妈到底给了多少好处?!
叶碧霞似乎也没想到平时不催不动的婆婆陈秀兰主动起来这么积极,差点忘了把车上的童念抱下来。
但她也没工夫瞎想,手脚麻利地和丈夫一起把折叠桌打开,桌子就是平时家里三人吃饭用的,四四方方的,高度到她的腰。
食物摆在地上实在不好看又容易脏,现在还不是全铺水泥路,尘土飞扬的。
她思来想去还是带上家里唯一的一张折叠桌。
她和童嘉明又把两个大锅、砧板、菜刀、不锈钢碗等等杂物摆满桌子,还立了一张用毛笔字写了“美味卤味”四个大字的大纸皮。
这次装食物的容器她还要感谢戴春花,半卖半送将学校食堂多余的两个旧深口大锅卖给他们,连带还有香料供应商。
经过上次找外援事件,戴春花深感自己的厨艺还可以进步一下,她也不求做什么大厨,但学一些新菜还是很必要的,总不能就那几样拿手菜,一周五天,轮完五天又一轮回。
于是趁着学校放暑假,叶碧霞一有空就会去戴春花家教戴春花一些处理食物的技巧和研究新的大锅菜,她不愿意收戴春花的厨艺学费,戴春花就用别的报答。
戴春花之前小赚一笔,也知道做菜常用的一些香料后,出小钱又给学校囤了一批,反正她家也是吃食堂的多。学校是大户,专门进货的杂货铺老板很会做生意,一向会给优惠,货质量也好,她就把这个老板介绍给了叶碧霞,还有进货折扣。
这个恩有点大,叶碧霞差点不敢接。
杂货铺又不只卖香料,还卖各种生活用品和粮副产品,进货少不明显,一旦多起来,小小的折扣可不是一笔小钱。
戴春花可不管叶碧霞怎么想,“大家互帮互助,这点东西算什么!如果以后你生意做大做强,说不定那老板还要感谢我介绍个大顾客给他呢!”
喘过气的叶碧霞想到自己婆婆刚才说的话,可不能让话不落地,主动向两边的摊主招手,“两位老板吃早饭没有,家里做了点吃食试着卖,你们来尝尝给我点意见吧!”
这里位置是真不错,除了人流不错又有树荫,左边摊主是卖萝卜南瓜之类的蔬菜,右边是卖豆花的,大家买卖不重叠,钱可以一起挣。
她把干净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一个不锈钢碗上,打开一个锅的锅盖,瞬间,带着复杂香料香味的热气小范围爆开,随风飘散到三四米外。
叶碧霞不敢投入太多,没敢买简易煤炉,但现在天气不算冷,她就趁着起床洗漱的时间把昨晚备好的食物回炉热上一热。
这不,初见其效。
闻到香味的人忍不住反复抽鼻子去嗅,集市上的人大都还没有吃早饭,越闻涌上的口水越多,童念都看见好几个人在流口水了。
“哇!好香的卤味,妈妈妈妈,我饿了,我要吃卤味!”童念浮夸地道。
昨晚童念差点失眠,就是在脑海中不断演练今天的买卖。
好货不愁卖,但也不能门庭冷落啊。不趁着自己真娃娃脸的时候卖卖萌,可真浪费!
本来不好意思,但又被香味吸引围过来的两个隔壁摊主笑了。
“你家娃娃可真会吃!”说话的是卖甜豆花的中年妇女,她还问童念几岁了、读书没。
童念大大方方回答,不忘拉一把客:“豆花阿姨,我请你尝尝我妈妈的卤味吧,真的很好吃的,我吃了能多吃一碗饭!”说着还在身前画了一个圆。
中年妇女看着心里略吃惊,这才四岁的女娃娃还没上过学,说话有条理又不怕生,比她家刚上一年级的臭小子还强。
四岁的娃娃当然怕生,但童念能一样?
但在一旁正打算招呼客人的童嘉明和叶碧霞也很惊讶,这些话他们可从来没有交过女儿。
童念自出生就身体带弱,虽然很早学会说话,家属楼的孩子多,也能时常一起玩孩子不寂寞,但她经常生病,不是打针就是喝中药,其实不爱说话,给人病弱又文文静静的感觉。
乔芳芳想生女儿没生成,童念可爱又乖巧,她喜欢得紧。若是有人要欺负童念,就算是亲儿子陈金鑫,她也照打骂无误。
好像自从童念上次大病一场,性格就开始有变化了。
童嘉明和叶碧霞夫妻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女儿这是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