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们会不满意吗?
一行人看到摆满一桌各色菜式时大多只感慨着海和一小的用心良苦,明明只是镇上简陋搭建的小学食堂,这里的厨师很用心之类的。
等到将菜送进口中,一个二个都睁大了双眼。
这…菜色很家常,但不比市里的大饭店差呀。而且正因为家常,让人食欲大开。
许久没有吃到家乡正宗东坡肉的卓文清看见桌子中间那盘方方正正一看就炖得软糯的红肉,忍不住举筷品尝,感受到绽放在自己舌尖的美味,心里惊叹小地方也卧虎藏龙。
其实这道菜和卓文清在家乡吃到的不太一样,没那么甜没那么正宗,还有一些别的不一样,但不知道是不是她漂泊在外十余年的缘故,她居然觉得这道东坡肉也十分合她口味。
也让她……有点想家了。
今晚可谓是宾主尽欢。
江副校长很高兴,自己的亲戚就是靠谱,明明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今天大批采购的,却做出领导都爱吃的美味。本来他还担心是钱春花平时节省惯了,又想按大锅菜的菜谱来,最后看来是他小瞧钱春花了。
“春花啊,今天你多辛苦半天,之前多出来的经费就算给你的加班费!”江副校长在以前身兼数职时做过财务,一算就知道经费还剩余不少,但他也不是吝啬的领导,员工这么辛苦半天也是为学校做贡献,这钱就当员工的加班费和奖励了。
刚才饭桌上教育局可是答应了一笔新拨款!
吃得好又比大饭店便宜,这钱用得值!
戴春花霎时笑开了花,刨除几个硬菜、新买的香料和分给叶碧霞的花费,她手里的经费还有差不多二十元!她也不忘叶碧霞的帮忙,“幸好有童嘉明童老师的妻子过来帮忙做大菜,不然我可忙不过来!”
江副校长也想起来了,戴春花是说过要找人帮忙,不过不是学校的人。
童嘉明?哦!是那个大专毕业的年轻小伙子,没想到娶了个做得一手好菜的媳妇,虽然资历有点浅,而且一直教中低年级,不过人学历不低性格也不错,不如让他试试带高年级?
童念重生回来后,第一次蝴蝶翅膀扇动了。
表面上,这次帮忙,童家没有收获很多,最实质的就是叶碧霞拿到的十元工钱,戴春花很会做人,一给就是普通工人一天工资。
为此,叶碧霞难得大手笔买了半只烧鹅加餐,烧鹅腿都进童念肚子了。
但童念知道,不仅仅是这样,除了隐形看不见的人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她妈妈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厨艺赢得外人的赞美和金钱。
一颗小小的种子落在了她妈妈的心。
她想,这个年代虽然有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但有些工种,依旧是被男性统治的。不知她的母亲是不是曾经被人无情贬低过,才会对自己的才能如此不自信?
“妈妈,我想吃酸菜猪肉包子!”
“妈妈妈妈,四金和木头要来我们家吃晚饭,他们说你做的菜是镇上最好吃的!”
“妈妈,你做的锅包肉真好吃,我要再吃一碗饭!”
甜言蜜语加上实际行动,童念行动力爆棚地执行下一步计划,加强叶碧霞的信心和诱导母亲开发新美食。
叶碧霞也是被自己闺女的攻陷了,拿出自己最近亲手腌制的酸菜,按照女儿要求用她不多的白案功夫第一次做出南方人口味的酸菜猪肉包。
酸菜爽脆酸中带一点辣,猪肉肥瘦相间,调味恰当,汁水被面皮一滴不漏地包裹住,吃腻了甜甜的叉烧包,就吃一口酸菜包。
如果也吃腻了,还有卤肉包、冬菇鸡肉包、混搭素菜包……总之常见的食材和当即的蔬菜,都被童念以各种方式混搭,让叶碧霞下厨做。
也不仅是包子,还有各式小吃、炒菜,这几个月来,叶碧霞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试做不同东西,然后被闺女大肆夸赞,再试做再被夸……
童家挺愿意在吃食上在花钱,童念也没有跳出平日家里买菜的价格范围让叶碧霞做大餐,所以叶碧霞除了思考做菜的时间久了点,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想打闺女也师出无名。
受惠的童嘉明更不会反对童念的奇思妙想,反而为闺女开脱:“闺女在乔姐那边天天看电视,也许就是从上面学回来的呢?”
为了报答邻居芳姨白天的照顾,每次叶碧霞一做新吃食,童念就主动揽下送吃食的活,用几个专属铝制饭盒装好东西,拎着袋子蹦蹦跳跳地下楼过去对面二楼陈金鑫家。
乔芳芳丈夫能挣钱却经常要外出,公公婆婆还未退休又不跟他们住,所以生完陈金鑫后不久,她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专心带孩子。她为人热情大方,遇到哪个熟人有困难都会慷慨解囊,还喜欢孩子,后来陈金鑫家就成为了另类的“托儿园”,现在托儿园主要常客就是陈金鑫、童念、方陆言。
童念每次都会拿至少三人份的分量,如果陈立海陈叔叔在家,她还会添多不少。
她拿陈四金和方木头的话来增强叶碧霞的信心同时也是真话,因为她芳姨做饭是真不行,是那种别人无法复刻的难吃!明明是同样的食材和步骤,她芳姨就是能做得与众不同。
叶碧霞指导后也沉默了,刚好乔芳芳不愿意收托儿费,她就用食物代替钱。
最近几乎天天有新鲜美食品尝,陈金鑫可高兴了,一见到童念的喊门声就冲出来,冲向童念——手里的几个饭盒。小小胖子脸蛋圆润不少,吨位持续走高,吃起东西狼吞虎咽的,对比吃东西斯斯文文的方陆言,可谓是两个极端。
现在童念望着这一胖一瘦的童年伙伴,很有养孩子的诡异感。
迅速解决完自己饭盒里食物的陈金鑫有点意犹未足,瞄了好几眼周围人的饭盒,特别是对着方陆言饭盒里剩的一半食物咽了咽口水。
方陆言这个未来腹黑男肯定感受到了,但他小小年纪就可以屏蔽小伙伴的渴望凝视,侧身用手臂护住自己的饭盒,继续慢悠悠地吃。哼,再看也不给你!
陈金鑫也不掩饰,也不觉得尴尬,就是一直盯,疯狂吸吮着自己的拇指,他就是看看,他不抢的。木头吃得好慢呀!还有为什么他不是叶阿姨的孩子呢?
幸好小胖子理智犹在,不想吃“藤条焖猪肉”。
童念看得心里狂笑,“围观”这两个活宝,是她无法玩手机的闲暇时小代餐。
大代餐当然是看电视啦,这可是她获得外界讯息和享受娱乐最重要的途径。
改革几年后,沿海城市的发展确实日新月异,人民的腰包也鼓了,可90年的海和镇比不得周边的大城市,没有特殊资源和政策倾斜,人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部分人甚至都做不到每天吃肉。
童念隐约记得,大约在她上小学后,有什么文件下达,海和镇变成深城的“小弟”,顺着政策东风慢慢发展起来。不记得是92还是93年,引进了外资公司的投资,建了方圆百里最大型的食品加工厂。
对了,她母亲叶碧霞后来还因为这件事后悔过,说早知晚半年再去找工作,就不用去水泥厂整天灰头土脸的。其实叶碧霞当年也不敢贸然再更换工作,水泥厂待遇不错又是熟人介绍,加上保守性格使然,只不过后来见食品加工厂发展得蒸蒸日上,水泥厂效益日渐变差,内心被压抑的后悔渐渐冒头了。
总之,这个时候,海和镇的经济没跟上,人民的购物力也不及未来,如果想做大众生意,一定要选好时机。
国庆节连续三天的大集市就非常合适!
不重生她真不知道,今年的法定假期就只有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还都是缩水版本,比如今年的国庆节,只放三天,幸好第三天假期就是中秋节,不然她的摆摊卖吃食计划可要推迟到明年元旦、春节了。
跟着七月下旬才放假的家属楼大哥哥大姐姐到处乱跑,童念还顺便做了市场调研。街上开吃食的实体店不多,主要是小饭馆或者老牌烧腊店,卖的菜色基本都是这边的口味,很少省外的美食或者新鲜的吃食。
为了感受一下当下厨师的实力,童念假装听到别人称赞XX饭馆,引导芳姨和小伙伴出外尝鲜,试过几次后,她更是心中有数。
感谢芳姨大方赞助,她以后一定补偿给芳姨。
一到九月,童念就开始暗搓搓怂恿母亲了。
“妈妈,国庆节我们也要帮爷爷奶奶卖菜吗?”
叶碧霞最近也在为准备过冬织毛衣,她上班的那家小服装厂其实不生产衣服,只做国营大厂分配的代加工,前几年境况好还可以员工价便宜买到大厂的瑕疵品,这几年效益是越来越不行,厂里已经有些人开始找退路了…心里有事她回答得随意:“是呀,不过我们只卖两天,3号那天是中秋节,我们要回村里过节。”
弟媳香玲怀孕也快5个月了,除了过节的东西,她还要备点孕妇营养品,唉,这个中秋他们可要花费不少。
童念继续问:“中秋节要来啦!那到时候集市是不是有好多好多好吃的卖呀,妈妈?”
叶碧霞想到童念爱吃的性子,无奈地看着女儿说:“有是有,但你在家里吃得还不够好?妈妈做的东西不好吃吗?”
童念摇头,很认真地看着母亲说:“我妈妈做的东西当然是天下第一好吃!那为什么我们家不卖好吃的呀,卖菜能挣钱,卖好吃的不挣钱吗?”
叶碧霞织毛衣的手指一顿,一月多前的成功经验和最近收到的称赞浮现在脑海中,让她忍不住反问自己:她做的吃食能卖出去,挣到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