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神情变化,桓秋猜到这个人也许有大用,于是,便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感慨地说道。
其实,桓秋内心并非真的看不起这些农家子弟,只是深谙人性的复杂。若好处来得太过轻易,人们往往不会懂得珍惜。此时她以高姿态进行评价,再由马文才给予帮助,反而能让身处绝境、自认为走投无路的冯拓,在心底生出深深的感恩之情。
“文才哥哥,不如你来考较考较这个读书人?若是他真有本事,合用的话,便给他一个能出人头地的差事,也算是不辜负他全家的殷切期望。”桓秋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说道。
桓秋已经做好了铺垫,马文才自然不会故作清高。他微微沉吟,目光锐利地看向冯拓,心中迅速思索着考核的内容。“既如此,那我便考考你。先从这庄子说起,若你是庄头,眼下正值春耕,你会如何安排农事,确保今年有个好收成?” 马文才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冯拓听到问题,微微一愣,旋即眼神变得专注而坚定。他略微思索后,有条不紊地说道:“少爷,春耕之际,首先要确保农田的水利畅通。庄子里的水车虽有,但部分年久失修,需尽快安排工匠修缮。同时,根据不同地块的土质,合理分配种子。像东边那片肥沃的土地,适合种植高产的稻种;而西边地势稍高、土壤偏沙质的区域,则适宜种麦。此外,施肥也极为关键,农家肥虽好,但数量有限,可适量掺用一些购买来的粪肥,保证肥力持久。在人力安排上,可将年轻力壮的劳力集中在大面积农田,老人和妇女负责边角地块以及清理杂草,孩童则协助传递工具等。如此分工,可提高劳作效率,为丰收打下基础。”
马文才听后,微微点头,对冯拓的回答颇为满意。他接着问道:“若庄子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毁了部分田埂和灌溉渠道,你又该如何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冯拓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道:“少爷,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会先组织青壮劳力,迅速抢修田埂,防止农田被进一步冲刷。对于被冲毁的灌溉渠道,可利用附近的木材和石块,搭建临时的引流设施,保证水源能尽快引入未受损的农田,维持作物生长。同时,安排人手检查被淹农田的作物,对于倒伏但仍有生机的,及时扶正培土;受损严重的,考虑补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以弥补部分损失。另外,还需统计受损情况,向主家如实汇报,以便后续做出更周全的应对之策。”
马文才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又抛出一个问题:“倘若有外来流民闯入庄子,意图抢夺粮食和财物,你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庄子和佃户?”
冯拓神色一凛,认真说道:“少爷,首先我会召集庄子里的成年男子,拿起农具作为武器,在庄子入口处严阵以待,威慑流民。同时,安排机灵的孩童迅速前往附近有守卫的庄子求助,或是向当地官府报信。若流民试图强行闯入,我们会坚守防线,尽量避免正面冲突造成人员伤亡。但若是对方动手抢夺,我们也会奋力抵抗,保护庄子的财产和佃户的安全。在此过程中,我会安抚好庄子里妇孺的情绪,让他们躲在安全的屋内,避免慌乱。”
马文才听完,心中已然认定冯拓确有几分才干。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非常自然地让冯拓两日后前往静扬山庄,去找金管家。读书的人,并不一定会思考,但是会思考的人,读书必不会差。这冯拓,哪怕不干活儿,也会是个很好的读书苗子。只是可惜了,身世清贫。
听到“静扬山庄”和“金管家”这几个字,冯拓忍不住屏住呼吸,心中一惊,又抬头仔细打量了马文才一眼,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