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澄水如鉴 > 第137章 全在枝头

第137章 全在枝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谊看着赵缭,目光几乎没有什么重量,嘴唇抿住后动了动,像在斟酌表述,话出口时却连同摇了摇头。

“我虽在盛安,但出身商贾,对朝堂之事并不了解。”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对须弥将军也是。”

“盛安的街头不谈论其人吗?”赵缭将腰枕抱在怀里,枕芯中填充的药草味穿过棉花。

李谊颔首,避开赵缭的目光,还是轻轻摇了摇头。

“好吧……”赵缭低低应了一句,心中的情感不知道是失望,还是庆幸,拿手描摹着腰枕上的针脚。

就听李谊沉思半天后,还是低声道:“旁的事情我不曾听说过,我只知道须弥将军十二岁时,便守护住皇城免受叛军洗掠,智谋过人,胆气更无双。

马牢城一战,将军蹈锋饮血,勇冠三军,更是扶国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

赵缭描摹针脚的手停住,仍长长低着头,半天才道:“可是,她杀害了荀夫子。”

李谊眼前,是那日大殿下,皮肉烂做污泥,血注砖缝如溪,仍死死拽着自己衣角,打问观明台情况的须弥。

“代人受过,身不由己。”李谊声音轻的,像是一声苦笑的低鸣。

赵缭像是听不懂其中意,半天没有做声。

“啪嗒”“啪嗒”。

李谊闻声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从江荼垂着头的方向滴落,砸在她怀里抱着的腰枕上,留下一个个或许不会再消失的泪痕。

李谊心中又慌,“江姑娘你……”

“明明刚刚还唤我阿荼呢。”赵缭抬头,却分明是笑着的。

雨打荼靡,点点花意浓,全在枝头。

“以后您就唤我阿荼,可好?”

她歪头看他的那一瞬,眼中珠光掠影,睫毛颤颤,犹挂泪滴。李谊的心不自觉得震动。

观刑那日,所有被封死在心头的不忍和矛盾,此刻终于有了宣泄的出口。

“好。”李谊所有的思绪缠绕,仅存的意志就只足够他怔怔点头。

赵缭用手背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抱着小腰枕向前倾去,粉腮红鼻映衬在黑发中,愈显动人,“我这段时间总不好出门,先生能不能多来看看我?”

“好。”李谊持续点头。

“给我读读书也行吗?”

“好。”

“最无趣晦涩的书也行?”

“好。”

“您答应的这么痛快 ,倒像是哄我呢。”赵缭故意道。

李谊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极淡的一丝笑,像是通过皮肤的红血丝。

“谢谢你,阿荼。”

他仰头看她,阴霾仍浓重不可窥破,可缝隙之中,阳光似甘露,点滴滴落。

赵缭不问他为什么道谢,只在他告辞起身的瞬间,望着他的侧影,轻声喃喃道:“谢谢先生。”

“什么?”李谊没听清赵缭说的话。

赵缭回了神,推开被子伸腿去探鞋,“我说我送您到门口。”

李谊急忙拒绝,赵缭已经忽悠着和他一起走到了屋门口。

李谊走出院子,回身关院门时,正与屋门口还站着的赵缭对视上。

傍晚时分,晦暗的光影和朦胧的夜色交织,像是一层模糊的雾气。

短暂而漫长的一眼中,两人脸上都不带笑意,可神情较之相见之前,分明都放下了些什么。

赵缭进屋时,感到辋川山中湿润的空气,又重新变做吐丝的蚕,将她心底的裂缝缓慢填补。

穿过堂屋,往卧室走时,床边放的那一豆灯光,将浆洗得发硬的床单,也融得柔软。

然而,赵缭提步进屋,转身合住屋门的那一刻,灯灭了。

方才还温馨柔软的屋子,瞬间沉入冰冷夜色。

可屋中,并未开窗。

赵缭的心已狠狠一沉,转头时果不其然,床边已坐着一道影。

薄光中,他玉冠如月,面色如霜,双眸落在暗中,沉静得看着她,像是一尊雕塑,在这里等了她许多年。

这一眼,只有震悚。

普天之下,唯一他未存在过的地方,从今也有了他的气息。

赵缭单膝落下行礼时,丝毫不吝啬自己腰上即将撕裂的伤口。

“属下参见主上。”

李诫不知在看什么,半天才道:“起来吧。”

赵缭一时没动,仍低垂着头,恭敬道:“劳主上劳顿,但请主上吩咐。”

“起来。”李诫复道,已有不悦。

不用抬头,赵缭都能感觉到,李诫的目光在如何苛责得审视着她。

赵缭只好起了身,千百个心眼来回拉锯,也没想明白李诫为何会出现在辋川。

她在辋川生活了十几年,这是李诫第一次现身于此。

这尊雕塑终于动了,李诫探手入怀,同时道:“过来。”

当他将从怀中掏出的瓷瓶盖子取下后,发现赵缭仍在原地没有时,不再复言,只不轻不重看着赵缭,眉头微锁。

赵缭无法,只好走向床边,又屈膝要跪,不想膝盖还未落地,已被李诫一手抓住胳膊,拽着她坐在了自己身边。

“主上您……”

赵缭话还没起头,已被李诫按着肩膀,伏在了他的腿上。

赵缭正要起身,被衣襟掀开后钻入的凉风冷的一机灵,紧接着冰凉的手指带着冰凉的药膏,落在了伤口处。

赵缭无法再动,竭力想将注意力,从伤口处分散开时,能感知到的,就只有他衣袍上散发的,披夜而来的雾气。

与这雾气截然不同的,是他突然开口时,已不复方才凌厉。

“缭缭……”他唤了一声,过了许久,才接着道:“你受苦了。”

皮肉之苦算什么。赵缭心中冷笑。

观明台险些灭门之时,谁又不是怕惹火上身,冷静得隔岸观火。

“多谢主上挂怀。”赵缭的声音,像是吸足了他身上的冷雾之气。

李诫没再开口。

自从上次他试图带赵缭私奔后,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单独相处。

这其间,又发生了这许多事情。

对李诫而言,他想对赵缭说的话更多了,可能对赵缭说的话,却更少了。

两人无距离得接触着,却都一言不发。

赵缭心中也紧张过一瞬,担心李诫是否早藏身于附近,听到了她和岑先生的对话,疯病大作后,对岑先生不利。

但很快,赵缭又放下心来。

以李诫的傲慢,他根本不会把小镇上的教书先生放在眼里,便是出手铲除的耐心都不会有。

果然,李诫自始至终没有提。

只是他擦药的速度很慢,慢得好似要硬耗过这一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