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是“兔”的食物。正确答案:蚕:桑叶答案逻辑关系:“桑叶”是“蚕”的食物。P1.猩猩:香蕉,“香蕉”是“猩猩”的食物。2.熊猫:竹子,“竹子”是“熊猫”的食物。3.虫:小鸡,“虫”是“小鸡”的食物。专题十|职业、场所与工作职业、场所与工作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某职业与该职业所在工作场所及具体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1.工程师:研发:产品(2022天津)题干逻辑关系:“研发产品”为“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正确答案:飞行员:驾驶:飞机答案逻辑关系:“驾驶飞机”为“飞行员”的工作内容。2.水稻:农田:农民(2016江苏)题干逻辑关系:“农民”在“农田”中种植“水稻”。“农民”和“水稻”为主宾关系,“农民”和“农田”为职业与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货物:网络:电商答案逻辑关系:“电商”在“网络”上销售“货物”。“电商”和“货物”为主宾关系,“电商”和“网络”为职业和工作场所的对应关系。1.快递员:送货,“送货”是“快递员”的工作内容。2.清洁工:保洁,“保洁”是“清洁工”的工作内容。3.足球:运动员:体育场,“运动员”在“体育场”踢“足球”,“运动员”是一种职业,“体育场”是踢“足球”的场所。4.龙舟:划手:河流,“划手”在“河流”中划“龙舟”,“划手”是一种职业,“河流”是划“龙舟”的场所。专题十一|反比关系反比关系对应题目强调的是两种事物之间是反比关系,更多体现在物理名词或数学名词中。在乘积一定的情况下,其中一个越大,另一个越小。时间之于()相当于()之于密度(2016江苏)正确答案:速度体积答案逻辑关系:在路程一定的条件下,“时间”与“速度”为反比关系,“速度”越快,“时间”越短。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体积”与“密度”为反比关系,“体积”越大,“密度”越小。1.波长:频率,在波速一定的条件下,“波长”与“频率”为反比关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2.压强:面积,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压强”与“面积”为反比关系,“面积”越小,“压强”越大。3.电阻:电流,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与“电流”为反比关系,“电阻”越大,“电流”越小。4.单价:数量,在总价一定的条件下,“单价”与“数量”为反比关系,“单价”越高,“数量”越小。专题十二|条件关系(一)条件关系对应题目一般考查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发生的必要条件。1.入学:毕业(2021广东选调)题干逻辑关系:只有“入学”之后才能“毕业”,“入学”是“毕业”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出家:还俗答案逻辑关系:只有“出家”之后才能“还俗”,“出家”是“还俗”的必要条件。2.出国:护照:签证(2020北京)题干逻辑关系:“出国”需要“护照”和“签证”,且“护照”是办理“签证”的必要条件。正确答案:乘高铁:身份证:车票答案逻辑关系:“乘高铁”需要“身份证”和“车票”,且“身份证”是购买“车票”的必要条件。1.氧气:生命,“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2.微信交流:上网,“上网”是“微信交流”的必要条件。3.18周岁:选举权,“18周岁”是拥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4.振动:声音,“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二)条件关系对应题目也可能考查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发生的充分条件。天下雨:地上湿(2016山东)题干逻辑关系:天上下雨,地上必然会湿,“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正确答案:地上不湿:天没下雨答案逻辑关系:“地上不湿”说明“天没下雨”,“地上不湿”是“天没下雨”的充分条件。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以规矩”是“不成方圆”的充分条件。2.犯罪:违法,“犯罪”是“违法”的充分条件。3.直线交叉:直线不平行,“直线交叉”是“直线不平行”的充分条件。专题十三|事物与功能(一)事物与功能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一种事物与其具体功能的对应关系。紫外线灯:消毒(2022重庆选调)题干逻辑关系:“紫外线灯”具有“消毒”的功能,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正确答案:风扇:散热答案逻辑关系:“风扇”具有“散热”的功能,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1.体温计:测温,“体温计”具有“测温”的功能。2.叮咬:蚊香:花露水,“蚊香”和“花露水”都有防止被“叮咬”的功能。(二)事物与功能对应关系题目中,二级辨析经常考查功能是主要功能还是次要功能。白醋:消毒(2017国考)题干逻辑关系:“白醋”的主要功能是调味,次要功能是“消毒”,二者为次要功能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汽油:去渍答案逻辑关系:“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二者为次要功能的对应关系。主要功能:1.语言:交流,“交流”是“语言”的主要功能。2.烤箱:烘烤,“烘烤”是“烤箱”的主要功能。次要功能:1.衣服:装饰,“衣服”的主要功能是蔽体、遮羞,次要功能是“装饰”。2.灯:装饰,“灯”的主要功能是照明,次要功能是“装饰”。专题十四动力来源动力来源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一种事物与其运行所需要的动力的对应关系,该动力使事物能够正常运行。马:马车:交通(2018重庆)题干逻辑关系:“马”拉动“马车”,二者是动力来源的对应关系;“马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二者是工具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牛:犁:耕地答案逻辑关系:“牛”拉动“犁”,二者是动力来源的对应关系;“犁”是一种“耕地”工具,二者是工具的对应关系。1.飞机:汽油,“汽油”可作为“飞机”的动力来源。2.电:手机,“手机”运行的动力来源为“电”。3.风:风车:旋转,“风车”的动力来源为“风”,“风”可以让“风车”“旋转”。专题十五工具对应工具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做某件事或者某个动作与其所需要的工具的对应关系。镰刀:麦子(2022天津)题干逻辑关系:“镰刀”是割“麦子”所需要的工具,二者为工具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扳手:螺栓答案逻辑关系:“扳手”是拧“螺栓”所需要的工具,二者为工具的对应关系。中1.野营:帐篷,“帐篷”是“野营”需要的工具。2.进餐:碗筷,“碗筷”是“进餐”需要的工具。3.画笔:绘画,“画笔”是“绘画”需要的工具。专题十六|人物对应人物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人物与其所处的朝代、作品和典故或者家族成员之间(如母亲和女儿)的对应关系等。负荆请罪:廉颇(2021重庆选调)题干逻辑关系:“负荆请罪”讲述的是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他们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感到很惭愧,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廉颇”是“负荆请罪”的主人公,二者是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韦编三绝:孔子答案逻辑关系:“韦编三绝”讲述的是“孔子”的故事,“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孔子”是“韦编三绝”的主人公,二者是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的对应关系。平1.爸爸:叔父:兄弟,“叔父”是“爸爸”的弟弟,“叔父”和“爸爸”是“兄弟”关系。2.《桃花扇》:李香君,《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历史剧,“李香君”是剧中的女主人公。专题十七物理单位对应物理单位对应关系题目考查的是常见物理量和其单位(如时间和分钟)之间的关系。赫兹:频率(2021陕西)题干逻辑关系:“赫兹”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二者为物理单位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法拉:电容答案逻辑关系:“法拉”是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二者为物理单位的对应关系。1.时间:秒,“秒”是“时间”的单位。2.盎司:重量,“盎司”是“重量”的单位。3.电阻:欧姆,“欧姆”是“电阻”的单位。专题十八|配套使用配套使用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做某件事需要两个物品一起配合使用,两个物品是配套使用的关系。钢笔:墨水(2018广东)题干逻辑关系:“钢笔”和“墨水”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牙刷:牙膏答案逻辑关系:“牙刷”和“牙膏”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1.剑鞘:利剑,“剑鞘”和“利剑”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2.鱼饵:鱼竿,“鱼饵”和“鱼竿”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3.锅铲:炒锅,“锅铲”和“炒锅”是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专题十九|依据对应依据对应关系题目考查的是做某件事与其所需要的依据的对应关系。法律:法官(2021广东选调)题干逻辑关系:“法官”依据“法律”判决案件,二者为依据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歌词:歌手答案逻辑关系:“歌手”依据“歌词”演唱歌曲,二者为依据的对应关系。1.音标:英文,“英文”依据“音标”发音。2.录取:成绩,“录取”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3.规则:比赛,依据“规则”进行“比赛”。专题二十|载体对应载体对应关系题目考查的是抽象信息与其所依附的载体或者媒介的对应关系。观众:电视:新闻(2017国考)题干逻辑关系:“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新闻”的一种载体。正确答案: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答案逻辑关系:“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是“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1.书本:知识,“书本”是“知识”的载体。2.唱片:歌曲,“唱片”是“歌曲”的载体。3.杂志:广告,“杂志”是“广告”的载体。专题二十一诗句+主题对应诗句+主题对应关系题目考查的是诗句与其主要表达的含义或主要描述的主题的对应关系,反映的是考生对诗句的理解,需要考生多多积累名诗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对于()相当于()对于感恩(2021新疆兵团)正确答案:离别报答平生未展眉答案逻辑关系:“莫愁前路无知己”的意思是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表达的是“离别”之情,二者为诗句与其表达的情感的对应关系;“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意思是报答你一生的愁苦奔忙,表达的是“感恩”之情,二者为诗句与其表达的情感的对应关系。1.李白:床前明月光:思念,“李白”和“床前明月光”是作者与其诗句的对应关系,“床前明月光”和“思念”是诗句与其表达的情感的对应关系。2.故人西辞黄鹤楼对于()相当于()对于怀古答案:送别折戟沉沙铁未销“故人西辞黄鹤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的是“送别”之情,“折戟沉沙铁未销”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表达的是“怀古”之情。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江西: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描述“庐山”的诗句,“庐山”位于“江西”。4.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重阳节”的情形。专题二十二|研究对象对应研究对象对应关系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常见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或者内容的了解。病人:生老病死:医学(2021北京)题干逻辑关系:“病人”会“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描述了“病人”的不同状态,“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正确答案:大海:潮涨潮落:海洋学答案逻辑关系:“大海”会“潮涨潮落”,“潮涨潮落”描述了“大海”的不同状态,“海洋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海”。1.自然科学:化学:化学元素,“化学”是一种“自然科学”,“化学元素”是“化学”的研究对象。2.人文科学:历史学:历史人物,“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科学”,“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