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国考 > 第1章 类比推理

第1章 类比推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类比推理必会对应关系专题一因果关系专题二原材料、工艺和成品专题三属性关系专题四动作先后顺序专题五作品与作者专题六位置对应专题七方式与目的专题八地点对应专题九食物对应专题十职业、场所与工作专题十一反比关系专题十二条件关系专题十三事物与功能专题十四动力来源专题十五工具对应专题十六人物对应专题十七物理单位对应专题十八配套使用专题十九依据对应专题二十载体对应专题二十一诗句+主题对应专题二十二研究对象对应专题一|因果关系(一)因果关系对应题目强调的是某件事是另外一件事发生的原因,因果关系可以是必然的,也可以是或然的。在成语中,也会出现因果关系。因此在成语题目中,如果仅通过语义关系无法解题,可以考虑因果关系。1.海啸:地震(2017吉林甲)题干逻辑关系:“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正确答案:中毒:蘑菇答案逻辑关系:“蘑菇”可能引发“中毒”。2.水落:石出(2022福建)题干逻辑关系:水落石出意思是因为水落下去,所以石头露了出来。“水落”导致“石出”,二者是因果关系。正确答案:理屈:词穷答案逻辑关系:理屈词穷意思是因为理亏,所以无言以对。“理屈”导致“词穷”,二者是因果关系。平1.缺锌:生长迟缓,“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2.人去:楼空,“人去”是“楼空”的原因。3.触景:生情,“触景”是“生情”的原因。(二)在因果关系对应题目中,二级辨析可能会考查原因是人为原因还是自然原因,或结果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1.玻璃幕墙:光污染(2019联考)题干逻辑关系:“玻璃幕墙”可以导致“光污染”,二者是因果关系,且原因是人为原因。正确答案:汽车尾气:酸雨答案逻辑关系:“汽车尾气”可以导致“酸雨”,二者是因果关系,且原因是人为原因。2.病毒:传染病:流行性(2019国考)题干逻辑关系:“病毒”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二者是因果关系,且结果是坏的结果。“传染病”具有“流行性”。正确答案:毒驾:车祸:危害性答案逻辑关系:“毒驾”可能会导致“车祸”,二者是因果关系,且结果是坏的结果。“车祸”具有“危害性”。1.采伐:水土流失,“采伐”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二者是因果关系,且原因是人为原因。2.学习:进步,“学习”可能会带来“进步”,二者是因果关系,且结果是好的结果。原材料、工艺和成品(一)原材料、工艺和成品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某种材料经过某种工艺变成了另一种物品。除了考查原材料、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外,还有另外两种考法:只考查某种物品是另一种物品的原材料;只考查某种物品和其制作工艺。1.黏土:陶瓷杯(2021山东)题干逻辑关系:“黏土”是制作“陶瓷杯”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蚕丝:旗袍答案逻辑关系:“蚕丝”是制作“旗袍”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2.发酵:美酒(2019新疆兵团)题干逻辑关系:通过“发酵”得到“美酒”,二者是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提炼:汽油答案逻辑关系:通过“提炼”得到“汽油”,二者是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关系。1.亚麻布:亚麻,“亚麻”是制作“亚麻布”的原材料。2.海螺:号角,“海螺”可用来制作“号角”。3.纺织:布匹,通过“纺织”得到“布匹”,二者是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关系。4.漆器:描金:涂料,“描金”是制作“漆器”的一种工艺,“涂料”是制作“漆器”的原材料,三者为成品、工艺和原材料的对应关系。5.大豆:豆油:压榨,“大豆”经过“压榨”得到“豆油”,三者为原材料、成品和工艺的对应关系。(二)原材料、工艺和成品对应关系题目中,二级辨析常考查工艺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原材料是直接原材料还是间接原材料、是必然原材料还是或然原材料。1.玉石:雕琢:玉器(2016广东)题干逻辑关系:“玉石”经过“雕琢”成为“玉器”,三者是原材料、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关系,且“雕琢”过程是物理变化。正确答案:蚕丝:织造:丝绸答案逻辑关系:“蚕丝”经过“织造”成为“丝绸”,三者是原材料、工艺和成品的对应关系,且“织造”过程是物理变化。2.茶树:茉莉花茶(2017联考)题干逻辑关系:“茶树”产出的茶叶加工后可制成“茉莉花茶”,“茶树”是“茉莉花茶”的间接原材料。正确答案:螃蟹:蟹黄包答案逻辑关系:“螃蟹”体内的蟹黄加工后可制成“蟹黄包”,“螃蟹”是“蟹黄包”的间接原材料。3.面粉:小麦(2017天津选调)题干逻辑关系:“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的,“小麦”是“面粉”的原材料,并且是必然原材料。正确答案:大米:稻谷答案逻辑关系:“大米”是由“稻谷”去壳而成的,“稻谷”是“大米”的原材料,并且是必然原材料。1.牛奶:酸奶,“牛奶”经过发酵可以制成“酸奶”,二者为原材料和成品的对应关系,且加工过程是化学变化。2.棉花:布鞋,“棉花”是制作“布鞋”的间接原材料。3.竹子:桌子,“竹子”是制作“桌子”的或然原材料。专题三|属性关系属性关系对应题目强调的是某种事物具有某种特点。这类题目基本都会涉及属性的二级辨析,二级辨析经常考查该属性是必然属性还是或然属性。1.物体:惯性(2020国考)题干逻辑关系:“惯性”是“物体”的必然属性。正确答案:液体:流动性答案逻辑关系:“流动性”是“液体”的必然属性。2.屏幕:手机:精巧(2015江苏)题干逻辑关系:“屏幕”是“手机”的组成部分,有的“手机”具有“精巧”的特征,后两个词为或然属性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枣核:红枣:酸甜答案逻辑关系:“枣核”是“红枣”的组成部分,有的“红枣”具有“酸甜”的特征,后两个词为或然属性的对应关系。平必然属性:1.蜂蜜:甘甜,“甘甜”是“蜂蜜”的必然属性。2.黄连:苦涩,“苦涩”是“黄连”的必然属性。或然属性:1.冬天:严寒,“严寒”是“冬天”的或然属性。2.气体:稳定性,“稳定性”是“气体”的或然属性。专题四|动作先后顺序(一)动作先后顺序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几件事情的发生存在先后顺序。有的四字成语之间存在动作先后顺序,因此在解答成语题目时,如果仅通过语义关系无法解题,可以考虑是否存在动作先后顺序。1.下单:付款:送货(2019湖北选调)题干逻辑关系:先“下单”,再“付款”,最后“送货”。正确答案:复习:考试:阅卷答案逻辑关系:先“复习”,再“考试”,最后“阅卷”。2.作茧自缚:化蛹成蝶(2017山东)题干逻辑关系:“作茧自缚”是指幼虫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的过程;“化蛹成蝶”是指从蛹变成蝴蝶的过程。“作茧自缚”和“化蛹成蝶”存在先后顺序,先“作茧自缚”,再“化蛹成蝶”。正确答案:凤凰浴火:涅槃重生答案逻辑关系:“凤凰浴火”是指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涅槃重生”是指置之死地而重生。“凤凰浴火”和“涅槃重生”存在先后顺序,先“凤凰浴火”,再“涅槃重生”。1.计划:总结,先“计划”,再“总结”。2.摸清致贫原因:提出扶贫措施,先“摸清致贫原因”,再“提出扶贫措施”。3.麻醉:切开:缝合,先“麻醉”,再“切开”,最后“缝合”。4.播种:开花:结果,先“播种”,再“开花”,最后“结果”。(二)动作先后顺序对应关系题目中,二级辨析会侧重考查动作的发出主体,比如动作发出者是不是同一个主体。1.买票:乘机:抵达(2017江苏)题干逻辑关系:先“买票”,再“乘机”,最后“抵达”,且动作发出者可以为同一主体。正确答案:相识:相恋:结婚答案逻辑关系:先“相识”,再“相恋”,最后“结婚”,且动作发出者可以为同一主体。2.售卖假货:举报维权:上门调查(2023浙江)题干逻辑关系:先“售卖假货”,再“举报维权”,最后“上门调查”,且“售卖假货”的主体为商家,“举报维权”的主体为消费者,“上门调查”的主体为工商局、质监局等,三个词的主体不一致。正确答案:点菜下单:烹饪菜肴:传送菜品答案逻辑关系:先“点菜下单”,再“烹饪菜肴”,最后“传送菜品”,且“点菜下单”的主体为食客,“烹饪菜肴”的主体为厨师,“传送菜品”的主体为服务员,三个词的主体不一致。1.构思:写作:修改,先“构思”,再“写作”,最后“修改”,且动作发出者可以为同一主体。2.申报:评审:得奖,先“申报”,再“评审”,最后“得奖”,“申报”与“得奖”是同一主体,但是与“评审”的主体不同。专题五|作品与作者作品与作者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某个作品是某位作者的成果。《西游记》:吴承恩(2019河南司法所)题干逻辑关系:《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正确答案:《警世通言》:冯梦龙答案逻辑关系:《警世通言》的作者是“冯梦龙”。1.《水浒传》:施耐庵,《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2.《本草纲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3.《梦溪笔谈》: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是“沈括”。4.《红与黑》:司汤达,《红与黑》的作者是“司汤达”。专题六|位置对应位置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位置间的对应,可以是方位名词的对应,也可以是某种事物存在于某个地点或物体内。道路:车辆:行人(2015吉林乙)题干逻辑关系:“道路”上有“车辆”和“行人”,第一个词与后两个词为位置的对应关系,且是一种非必然的对应关系。正确答案:手提包:钱包:手机答案逻辑关系:“手提包”里有“钱包”和“手机”,第一个词与后两个词为位置的对应关系,且是一种非必然的对应关系。位置存放:1.台灯:书桌,“书桌”是“台灯”的存放位置。2.灯泡:灯座,“灯座”是“灯泡”的存放位置。方位名词对应:1.左右:上下,“上下”“左右”都是指方位的词。2.南北:东西,“东西”“南北”都是指方位的词。专题七|方式与目的(一)方式与目的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某件事是产生另外一件事的方式或目的,可以用“为了”造句。在成语中,也会出现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因此在成语题目中,如果仅通过语义关系无法做出来,可以考虑其结构中是否存在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1.洽谈:合作(2022广东)题干逻辑关系:“洽谈”是方式,“合作”是目的。正确答案:投资:收益答案逻辑关系:“投资”是方式,“收益”是目的。2.声东:击西(2023浙江)题干逻辑关系:“声东”是方式,“击西”是目的。正确答案:围魏:救赵答案逻辑关系:“围魏”是方式,“救赵”是目的。1.送友人:折柳枝,“折柳枝”的目的是“送友人”。2.灾害预警:减少损失,“灾害预警”的目的是“减少损失”。3.健康监测:体检:疾病筛查,“健康监测”和“疾病筛查”是“体检”的目的。4.加薪:奖励:鼓励人才,“加薪”是一种“奖励”方式,目的是“鼓励人才”。(二)在成语题目中,考查方式与目的的对应关系时,经常考查二级辨析,即方式是否正确合理,该方式是否能够达到此目的。刻舟:求剑(2019国考)题干逻辑关系:“刻舟”是“求剑”的方式,“求剑”是“刻舟”的目的,用“刻舟”的方式去“求剑”,这种方法错误且达不到目的。正确答案:掩耳:盗铃答案逻辑关系:“掩耳”是“盗铃”的方式,“盗铃”是“掩耳”的目的,用“掩耳”的方式去“盗铃”,这种方法错误且达不到目的。1.缘木:求鱼,“缘木”的目的是“求鱼”,且用“缘木”的方式达不到“求鱼”的目的。2.指桑:骂槐,“指桑”的目的是“骂槐”,且用“指桑”的方式有时能达到“骂槐”的目的。专题八|地点对应地点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地理名词上的对应或某个地点是某种事物、某个动作的发生地。1.丝绸之路之于()相当于万里长征之于()(2017江苏)正确答案:敦煌遵义答案逻辑关系:“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途经地点,“遵义”是“万里长征”的一个途经地点。2.图书馆:著作:收藏(2021新疆)题干逻辑关系:“图书馆”是“收藏著作”的地点。正确答案:咖啡厅:饮品:制作答案逻辑关系:“咖啡厅”是“制作饮品”的地点。地理对应:1.泰山:大明湖:山东,“泰山”和“大明湖”均在“山东”。2.江苏:南京:北京,“江苏”的省会是“南京”,“江苏”与“北京”是并列关系,均为省级行政区域。发生地对应:1.信件:邮寄:邮局,“邮局”是“邮寄”“信件”的地点。2.商品:购买:商店,“商店”是“购买”“商品”的地点。专题九|食物对应食物对应关系题目强调的是一种生物是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当题目中出现两种生物时,可以考虑它们是不是食物对应关系。兔:青草(2017江苏)题干逻辑关系:“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