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 > 第26章 望乡台拔楼点将1

第26章 望乡台拔楼点将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数丈,便有鬼走完了黄泉路,周围勾魂使者听闻,脚下一促,一副看见稀奇事的模样。

更让鬼唏嘘的是,这人居然还是第五茗!!!

最初,黄泉路上的碎石是用来磨难小鬼,因小鬼们前世积攒的福德不尽相同,所以各自的出口也就不同。

善德越多,黄泉路越短,幽魂阴间路越好走。

第五茗在落下天界以后,数千轮回,这还是第一次走这么短的黄泉路。

遥想以前,黄泉路上没有小鬼的路会长过她,大多时候,都是她走到困了,走到路上没有鬼影了,走到她的勾魂使者无语了…方能找到属于她的尽头。

抬头,她眉眼嬉笑道:“沾了仙君的福气,走了一回轻松路。”

酆小洪回道:“岂知不是我得了上君的好?”

两厢谦让,一前一后,在众鬼和鬼差的羡慕中,二人走进了埭桡开出来的黄泉路‘尽头’。

每个出口,都有一个相同的终点——望乡台。

穿境而出,清月隐匿,天色昏暗,他们落在一张四四方方的水台上。

四周被百盏石灯笼点亮,头顶是如繁星闪动的孔明灯,乍看之下,鬼影重重,络绎不绝,眼前之景,比之黄泉路,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不会叫初来小鬼觉得凄厉,反而会有一种仿若置身于没了月色的夜市集会。

第五茗等人所站之处,水台边界,不少幽魂和勾魂使者纷纷穿越黄泉路“尽头”,破界而入,三五一群,四六一堆,人头攒动,停留片刻后,向三方而去。

没有分开的幽魂和勾魂使者,同一些重新在水台上汇合的人魂和黑白无常,均一起走向一侧的长道。

长道被石灯笼照得如同白昼,光辉柔和清冷,小鬼不会畏惧,鬼差看之喜悦。

第五茗历饿鬼道和畜生道时,每每上了水台就是直接入长道。她走过数千回,最是熟悉,那是通往下一个地界的道路,一路安安静静,平平稳稳,是入鬼门关这一路,所有生灵会走过的,最轻松的一段路程。

另一侧,是被矮脚灯照亮的浮水石板,石板下是深不见底的清水,青黑一片,连接着无数的、有顶无墙的凉亭。

凉亭错落重叠,遮掩了水台远处的绚丽之景。

此时,人魂离开无常身边,亭中悬灯便会亮起一盏,勾人魂的无常会去凉亭歇脚,直到他们看见属于人魂的水灯游过,亭中悬灯熄灭,他们就会回到水台,接上人魂继续入鬼门关。

埭桡拉住埭骰一起拱手揖礼,朝正前方指引,道:“酆小洪、蒲小明,登上此地,便是望乡台,是你们二人此生最后一次见人间。”

第五茗一脸期待地看着前方,她从未做过人,在此之前,也从未去过这地方。

上千次历劫,她最羡慕的就是人魂了。

据说,登上望乡台,眼下尽收,是三界之内最让人不舍的景色。

站在水台上,虽还未登上望乡台,灯火阑珊,楼台仙境就已经让她十分喜悦。

眼前,望乡台的虚影能在星火中见一个大概,最巍峨的还是面前的两根立柱,通体圆润,和仙界天门造的玉柱一样,顶端高耸,肉眼不可寻。

她记得,天上的玉柱顶端是没在九重云海之中,再看一眼前方望乡台这两根,隐入明灯星海之内,倒是瞧着更叫人喜欢。

石柱是门,也是界。

和寻常门户一样,上面挂着一副对联。

左柱刻着「台内小鬼戚戚哀哀泪沾襟」,十分悲怆,右柱写着「尘中情事纷纷扰扰刀斩麻」,分外无情,与第五茗的眼前景,脑海中的口传闻,所带给她的感觉完全不一致。

再看,虚空之处,结界之上,闪灼横批「望乡断尘」四个金字。

这几个金字,不是虚设,亦是结界。

非人魂,过不去。

非人魂,登不上望乡台。

非人魂,看不见台下之景。

想着想着,第五茗喜出望外,回礼道:“埭桡大哥,我们就先在这里暂别,待我和酆小洪上过望乡台,再来寻你们。”

说完,第五茗就要拉着酆小洪入界而上。

埭骰拦在前方,挡了去路,左右环顾,道:“小明,你先别着急。我们二人还有话要交代。”

他要嘱托什么,第五茗非常清楚,她心痒难耐道:“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眼睛痴痴望着前面的门界,她脚下碎步轻点。

不等埭骰再度张口,默背起望乡台这程路段的引魂禁忌,她道:“拾台阶而上,不可掉头;登台以后,见水灯,不可闭眼回避;水灯过,悬灯熄,不可在高台逗留。否则…”

她心急如焚,观望埭骰是否放行,便听见对方接话道:“魂飞烟灭,四海不复。”

闻之,埭桡仍心有余悸,酆小洪则要淡定许多,而第五茗却因心思不在此处,置身事外,仿若这话跟她没有关系。

埭桡道:“埭骰,你多虑了,一路走来,二位根本无需我们操心过多,走吧,我们去凉亭中等候。”

埭骰神色不松,看了眼望乡台前的石柱门界,面容哀怨,似回想起什么,道:“好吧,小明…切记莫逗留。”

第五茗敷衍道:“嗯,好。”

埭骰埭桡走向凉亭处,让开了二人前方的道路。

第五茗急忙转头,邀约身侧人,道:“仙君,请。”

酆小洪俯身,道:“上君,也请。”

二人过金字入内,埭骰埭桡也寻了凉亭而歇。

悬灯亮,人魂登台。

结界内,是一垂直入云的廊梯。

对的!没看错…梯上是云。

外面黑幕无瑕,结界内却有厚云。

厚云非摆设,而是为了掩藏雷霆。

但廊梯上,东张西望,攀登不退的小鬼们却察觉不到…

因为他们听了无常的话,没有触犯梯上禁忌——「拾台阶而上,不可掉头」。

廊梯左右,一步一矮脚灯,十步一石灯笼,这石灯笼比水台上的要高上三寸,立于人魂头顶,照亮前方路。不知道是谁,在石灯笼之间绑上了麻绳,那绳挂满了布巾绸缎,还有一些玉石佩坠,天上厚云翻涌,绳索颤动,上面的玉石佩坠就会叮叮当当作响。

清脆悦耳…

醒神解乏。

学着其他小鬼,第五茗也随手扯下一根绸缎,她还嘀咕道:“望乡台该不会仿的人间高台吧,这绳栏上的布巾瞧着和庙会上的许愿牌似的…”

定睛一看,借着烛火,上面果然有一串深深的印记,她呢喃道:“愿父母安康,姊妹孝顺。”

身旁一登梯小鬼,念述刚摘下绸缎上的字迹,道:“今生为一人,求他不要记挂。”

又一女鬼柔声吐出一字“让”,眼睛来回转动,纠结须臾,才咳嗽两声,压了压嗓子,道:“让我的孙子发大财吧!哈哈…哈…”

那女鬼漏看了一字,再度在绸缎上确认内容时,又补了一字,道:“哈!”

再一年轻小鬼,不明所以道:“猪崽生了,保佑我那蠢婆娘?能养活它??什么是蠢婆娘?猪不是好吃懒做吗?也要细细照看?”

一声一声祈愿被道出,小鬼们和第五茗倒吸了一口气,连忙把多事拽下来的绸带绑了回去,尴尬地左右张望。

廊梯上都是这副模样,小鬼们也就不觉得局促。

相视一笑,你谦让我,我谦让你,脚下不停,手上也不停,仿前人举动,从身上拽下一截衣襟,踮脚从石灯笼上蘸取灯油,在碎布上写下死后的第一份心愿。

这一幕,让第五茗不禁赞道:“小鬼死后,变得好聪明啊…我都没想到。”

酆小洪两指捏上绳中的几条绸缎,触感毛毛躁躁,寻常人肉眼粗略一看,也能知布料不尽相同。

他道:“许是拿到绳上的东西时,就看出来是衣服上撕扯下来的布巾,痕迹没有颜色,此间漂浮灯油味,他们能想到也不足为怪。倒是上君,你心中没有未了心愿,自然不会向神明多期盼一寸,也就不会往这方面多想一分。”

酆小洪叹了一声,放下手中布条绸缎。

廊梯上,系上心愿的小鬼,开始继续向上攀登。

第五茗跟着他们的步伐,也一梯一梯地爬着,酆小洪刚才的叹气声反复萦绕在她耳畔,她忍不住反问道:“仙君难道有心愿?”

见其不语,紧随身侧,还不做答,她只能一副好心肠,将酆小洪的举动揣摩了两分,气喘吁吁劝解道:“仙君若真有什么心愿,写在这里,还不如向你上官一述,若是他都帮不了你,那别的神明也帮不了你太多。”

犹豫片刻,她又有一丝不确定道:“我记得,历任东岳帝君都是慈眉善目,你直接找上门,比你挂牌祈愿应该是要强上千倍百倍的。”

声音很小,周围嘈杂,但不影响这些话传入酆小洪耳朵内。

不过,酆小洪注意力却没在自己身上,廊梯陡峭,几十步就叫第五茗累乏不堪,大喘气。

他刚才出神,是在细心观察这个。

酆小洪心中焦虑:看来郤人杰烧的金辉还远远不够…

他伸出手,让第五茗能搭借力气,等到对方把手撑上了他的小臂,他才回答起第五茗先前的提问,摇头柔声道:“我有心愿,但不需要他人帮我完成,我自己可以,叹气…也是因景而发。”

对方眼色不明,第五茗摸不准酆小洪的能力有多大,但现下爬廊梯的能力倒是不弱的。

她满意粗喘道:“挺好挺好…求神不若求己,何况仙君也是神明,自己操办指不定更快一些。”

越往上,越没有小鬼交头接耳,大家都张着口,撑着腰,喘气缓歇。

他们却倒是都比第五茗强悍许多,他们歇一歇就缓过来了,第五茗歇一歇,额上还渗出了虚汗。

见状,酆小洪引来一阵清风,第五茗浑身干爽些许,他双唇张张合合,下定决心后,侧头凝视,口气故作轻松,提议道:“其实,不许愿,上君也可绑上一条。”

另一侧空着的手,在绳索下,手掌托起一把绸缎,他回头沉声道:“许愿皆见红色,这上面倒是没有多少,上君可借身上‘吉利’为他们凑凑热闹。”

这么累,第五茗哪还有心思管这上面有没有红色的衣襟碎布,听出对方话中有想参与的意思,她不想拂了酆小洪的兴致,赞同道:“也是,那仙君在我衣裙上扯几条吧,就当给小鬼们的心愿润润色。”

也不推据,酆小洪拽下第五茗裙摆上的一绦红纱,又割下一段身上外衫的红料,在手中用法术挽结,抛后挂在了绳索上。

他道:“布料相同,颜色相同,系上一段就好了,多了,会惹人注目。”

两段布料,上方被打了一个攀缘结,垂下的两绦,末尾分别又有一个八字结。

只消一眼,第五茗就能认出,酆小洪盘的是三情结扣——月老仙府里,那颗金叶树上挂满红线,铺满情缘的红结。

廊道顶上厚云里有禁制,第五茗不能回头,自然是没有看见。

在与长梯争斗中,她疲惫地点了点头道:“有道理,一段就一段,多了也无益。”

她专注廊梯的长度,抽空抬头,看见不远处的高台,心中欣喜,道:“总算是到了…累死了。”

她还没登上高台,上面鬼声嚎啕,振聋发聩,抵换了廊梯中玉石佩印的撞击声,传入台下群鬼耳中和她的耳朵里。

前方,到台面的小鬼,刚抱怨了句,“也不知道你们在哭什么!”,随即,便是他的大哭喘息声传来。

鬼嚎着实称不上有美感,第五茗皱起了眉,心中期盼:啊喂,千万别坏了我一览美景的心情!

眨眼一瞬,爬上最后一梯,第五茗登上高台,四周霎时静谧,再环顾一圈,哪还有在廊梯上瞧见的百鬼身影,台面上空荡荡的,连酆小洪也不在身侧。

她敛了赏景的心,喊了几声“仙君”,没有得到回应,便开始警惕地打量起「望乡台」。

望乡台上,和下方的水台一样,被百盏灯火照亮,不同的是,石灯笼只有寥寥数盏,光源多是来自屋顶上,那高矮不一的上百盏悬灯。

其中,还有一多半悬灯是熄的,它们被屋顶的法阵吸附,高挂不降。

扫了一圈,第五茗站定,一盏未亮悬灯脱离桎梏,缓缓而下,慢慢落到了她面前。

灯笼很普通,除了有半个人那么高,其他没什么特别,还是凡界最常见的样式。

她靠近,伸出手,小心翼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