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成为女皇的狗腿又怎样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含露踌躇着将字条展开,心底惶恐,手也跟着颤了起来。那是一张随意撕下的纸,字体小而密集,使得含露不得不全神贯注去看它。

如她所害怕的那样,纸上第一句所写便是‘张宫正已觅得美人,谋其于除夕宴获宠’。含露数年来如影子一般活在东宫为自己谋求的价值,一朝成了泡影。

眼眶涨热,心却灰凉。含露嘲讽地想,张宫正弃了自己不假,现下又被外人利用也是真。她活得当真可悲,可她真能硬气地不去反咬张宫正吗?

绝无可能。

张宫正对她弃如敝履,薄情寡义。她要报复为一,想将自己的价值展现出来,让幕后人看到为二。夜深人静时,含露伤心有余,不免琢磨起递消息之人的身份。能将自己这步暗棋看透之人,绝非无名小卒。

既要掌透张宫正所谋,又能将其人脉关系盘算清楚,这样的人恐怕只有张宫正身边人。何况,对方连传递消息都大咧咧用张宫正的路子,如此不惧张宫正所觉,可是意在敲山震虎?

含露不免联想起数月前张宫正要自己探听太子身边之事,探其是否对自己有所不满。初时含露只以为是张宫正有何打算,现下想到只觉悚然,恐怕太子有所察觉,这才逼得张宫正弃了自己这个好用的暗桩。

冷汗涔涔下,含露心跳越来越快。兴奋之情难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如此,隐于暗中算计张宫正的身边人,背后恐有已居高位之人执棋布局。

含露的一张脸半是笑半是悲,颇有些扭曲。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将此事做好,她正了神色向下看去,一目三行,忽而顿住。

含露面上显出怔忡之色,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纸上所写,竟是为自己所谋。

纸上有三计,分为下中上。

含露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看了,当看到第一条时,她反应不大,原就是那么想的。凑足银子,送出宫给弟弟好及时将妹妹赎回来。至于家中的伯父会不会再欺弟卖妹,含露只是在读到纸上所写时才恍然后怕。

与其说是她没想到,不如说是不敢想。她已被张宫正所弃,含露做好了为宋良媛卖命的准备,只想着来日要送更多银钱给大伯父,只求大伯父能将二人养到嫁人娶妻的年纪。

视线随着思绪缓缓下移,她又看到纸上第二条计。

赎人后离京远走,避免再蹈覆辙。

含露又岂会没想过,只是弟妹年幼,离了长辈照顾岂不是任人欺负?哪怕自己将银子都给他们,出了城门二人就能护住银钱吗?何况,含露私心里也不愿落到后半生再也无法与亲人见面的孤寡境地。

心中生了不赞同,往下读时速度便加快了许多。直到她将第三计看完,僵着身子许久。整个人犹如行尸,脑中恍恍,连忙又细细再读。

直到月上中天,她接过蔡嬷嬷四处打秋风要来的碎铜板,心中仍觉得不真实。蔡嬷嬷看她恍惚之色,还当是她感动,抹着汗大声道:“你早日将你妹子赎出来,日后啊,莫回那个家了!”

……

锣鼓喧天,汉子们抬着四抬绑着红布的嫁妆箱子,敲锣打鼓地从街头走到巷尾,遇到谁来问了,领头那位脑门簪着大红花的婆子便大声嚷:“这是咱们红月楼的十三娘子自己攒的嫁妆,送回家中给她的堂兄弟作娶妻的聘礼咧!”

行人听了红月楼三字尚有不解,与周遭人七嘴八舌地一议论,才晓得原来是一家不甚出名的妓院。说话间,便对所谓的十三娘子存了些鄙夷。

有人忍不住道:“这自甘堕落的人还将嫁妆送去给伯父家,未免太不要脸了,平白污了人家门楣。”

“可不是!”挑着货看热闹的货郎原还眼热那四抬嫁妆,心里羡慕那所谓伯父得了个孝顺侄女,现在却撇嘴:“人家伯父说不准也不稀罕这些脏钱呢。”

声音逐渐传到抬嫁妆的队伍里,婆子扯着红帕子,哎哟哟笑着,大声说:“哪儿能呢!咱家十三娘子的伯父哟,可不如你们古板!”

这话引起了人好奇:“怎么说?”

“哎哟,这谁都晓得,这天底下啊,传宗接代才是最要紧的事儿。只是若家中贫苦,讨不着老婆,那岂不是对不起祖宗?”

问话的人点头,却忍不住道:“咱们说的是十三娘子家里的事,怎扯到传宗接代去了。”

婆子当下捂着嘴俏声笑:“咱这位伯父啊,拿不出娶儿媳妇的聘礼,但他可不是个古板迂腐之人,这不,为了对得起祖宗呀,就把咱们十三娘子,他那侄女儿卖咯!”

还不等路人反应,婆子一张巧嘴连珠炮似的输出:“咱们十三娘子孝顺哟!被卖了也不能耽误家中堂兄弟娶妻呀!这不,听说兄弟定了人家,连忙将自己的嫁妆送来了!”

挎着菜篮的大娘忍不住道:“这不过是隔房侄女,他爹娘什么说法?哪有伯父家娶儿媳,要侄女卖身的道理。”

婆子笑得花枝乱颤:“老姐姐,这你就不晓得了吧。咱这位十三娘子命苦,丧父又丧母呀。伯父可是大好人,携妻带子住进了十三娘子家里照顾她们姐弟。为了两个女孩能自立,特意将家中大姐卖去做了奴婢,这小妹妹呀卖去花楼,往后也好自己赚银子自己花呀!”

人群里静了片刻,随即有人啐声骂道:“什么狗屁倒灶的人家!”

婆媳笑嘻嘻地:“大家都来沾沾喜气呀,咱们十三娘子伯父家里贫苦,拿不出银子,但这份同时娶两个儿媳的喜气却是满满的呀!”

要说京城中爱看热闹的人还真不少,顺着人流就跟随嫁妆队伍穿街走巷,累得脚底板发痛也不在乎了,眉飞色舞地与身边人大声说着那家人的事儿,好不快活。

一路敲敲打打,终于走到了正主家里。婆子喜滋滋去叩院门,跟随嫁妆队伍而来的人一看,不对呀。

不是说贫苦人家吗?不是为了讨媳妇都要卖侄女了吗?怎么还住得起独户宅院,这地段也不算差。要知晓许多看热闹的人家里左不过一间小屋。许多人都是合着赁屋子,一片院子里能住五六户人家。

目光落在那四大抬嫁妆上,眼底便藏不住不忿与嫉妒了。

婆子砰砰敲着门,嘴里还嚷嚷着‘有喜事’,很快就有人来开了门。一瞬间,所有人不带善意的目光同时落到来人的脸上。

门前围着乌泱泱一堆人,孙二郎被盯得如芒在背,手脚都变得僵硬起来。

可喜婆还喜滋滋地望着他:“你是大郎还是二郎哟,你家十三娘子送嫁妆回来啦!”

“十三娘子……谁?”孙二郎僵硬地问:“你,你们都是干什么的,我,我要报官了啊。”

“报什么官!”婆子一把推开他:“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大伙儿都是来贺喜的。”

她挤开孙二郎进了院子,大嗓门跟锣鼓似的吵得人耳朵疼:“伯父——伯娘——快出来呀!大喜事儿!送嫁妆来了!”

孙大伯和孙大伯娘急匆匆出来,脸上的疑惑喜气还没收,却骤然见到挤挤攘攘的人群试图挤过他家的院门,一个个探着脑袋,看猴子似的争着抢着看向自己。

婆子见了他们,喜气洋洋,大手一拍,吼道:“开箱笼!”

孙大伯脑子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道:“给我家的嫁妆你凭啥开?”

“哎哟哟,真小气。”婆子晦气地用帕子擦了擦脸,转头喜气洋洋道:“快开!快开!咱们大伙儿沾沾喜气!”

还不等孙家人拒绝,汉子们已然手脚麻利地将箱笼盖子一揭——

看热闹的人越发奋力地挤着,都想第一个看清这位十三娘子的嫁妆有多丰厚。

然第一个看清所谓嫁妆的,自然是站在箱笼旁的孙家人。孙大伯盯着那白花花一片,猝然的喜意转成被愚弄的恼怒,抬脚踹在箱笼上,顿时飘了满院子芦苇。

“什么玩意!来我家戏弄人来了,滚滚滚——”孙大伯招呼儿子们一起赶人。

婆子却跳起来,轻巧躲开他们的推搡,锣鼓一般喧嚣的嗓子大声道:“礼轻情意重呀!咱们十三娘子才十岁呢,你指望着她从哪变出金银给你们这对贪财的夫妻哟!”

轰的一声,人群里又闹开了。

“十岁的侄女都舍得卖去花楼,真是丧了良心的狗夫妻!”

“把侄女卖钱的时候嘴都笑歪了吧!你侄女好心好意来贺喜,你这是什么嘴脸!”

不知是谁开始道:“丧良心的伯父一家,霸占了亲弟弟留给侄子的房子,还将两个侄女都卖了出去,真是畜生!”

孙大伯一家被气个仰倒,想找送嫁妆的人算账,偏生他们脚底抹油溜得飞快。再想找人时,犹如大海捞针,无处可查。

偏偏流言是最控制不住的东西,邻居开始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私下里悄声说嘴:“说什么侄女走丢了,真是没心肝啊。”

往常遇到不免闲话许久,如今见了孙家人一个个躲得飞快,像是在避瘟疫似的。这还算好了,孙大伯娘早晨出去买菜,回来时篮子空空,脑门上却顶了一头的烂菜叶,崩溃哭道:“你那黑心肝的侄女把咱们家事闹得满城皆知,咱们还做不做人!我去菜摊子上人家都不肯卖菜给我,是要饿死咱们家人不成?”

没几天,孙大郎兄弟也遭噩耗。未过门的妻子家里听说了他们家的腌臜事,连带着被邻里指点,连忙将聘礼退回了孙家。为了摆脱他们,不惜请了人敲锣打鼓地宣扬,他们家里的女儿绝不会嫁给这种脏心烂肺的人家。

被逼得没法,日子不能正常过,光棍儿子也杵在家里无所事事,这回却连媒婆都不肯踏他们家门了。倒不是不想赚钱,只是谁将这样的人家去女方家里一说,挨嘴巴子都是轻的。

眼瞅着要过不下去日子了,孙大伯牙一咬,掏出家里的老本去红月楼将侄女赎了回来。

原想着是要借侄女洗脱污名,才没轻松几天,忽的离家数月的侄子又回来了,一副才听说了家里事情的模样。悲愤欲绝去了官府,状告孙大伯抢夺财产,侵占家宅,卖良为贱。

孙家的事儿原本便传得沸沸扬扬,这下更是热闹了,百姓们成群结队往京兆府去听案子。而京兆府的人原以为接的不过是一桩再小不过的纠纷案,眼瞅着堂外如此多的人关注,连忙派人去禀告了京兆尹,堂中官吏皆正了态度仔细审案。

三年徒刑的判决下来,孙家人软倒了一片。尤其是卖良家女为妓的孙大伯,听闻被判了绞刑,当众失禁昏死过去。

宫外的事儿再热闹,总归传不到宫里面。在含露的怂恿下,宋良媛因着许多日不见太子,哀哀切切地去求了赵良娣,想要帮着筹备数日后的除夕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