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发现不过是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于是,我们也据理力争,在那场笔墨官司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林震霆握紧了拳头,关节泛白,可见当时的愤怒与激动至今仍未消散。
这场官司旷日持久,从江南的春花开遍,一直持续到秋叶飘零。每一次的辩论、每一篇的文章交锋,都让两大家族之间的嫌隙如同裂痕一般,日益加深。
“在官司期间,双方家族的子弟也被卷入其中。原本相交甚欢的年轻人,因家族的立场,见面时也充满了敌意与猜忌。曾经一同吟诗作画、畅谈天下的情谊,在家族仇恨的火焰中化为灰烬。” 林震霆的脸上满是痛心疾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笔墨官司的影响逐渐蔓延到了商业领域。林氏家族在江南经营多年的丝绸生意,原本与沈氏家族的茶叶生意井水不犯河水。但在仇恨的驱使下,双方开始了恶意的商业竞争。
林氏家族的一位年轻商人林启愤恨地说道:“沈氏家族为了打压我们,故意压低茶叶价格,抢夺我们丝绸的客源。他们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我林氏丝绸质地不佳,做工粗糙。我们自然也不甘示弱,揭露他们茶叶的品质问题,导致双方的生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不仅如此,家族子弟之间的意气之争也愈发激烈。” 林震霆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有一次,在江南的一场诗会上,林氏家族的子弟与沈氏家族的子弟相遇。本应是一场以文会友的盛会,却因两大家族的矛盾,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双方互相嘲讽、辱骂,甚至险些大打出手。若不是在场的其他文人雅士及时劝阻,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种矛盾的交织下,两大家族之间的仇恨如同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大。曾经在江南并立的两大望族,如今却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
沈氏家族这边,沈逸风在自家的花园中,也向女儿沈婉清诉说着家族的苦衷。
“清儿,你可知当年那场笔墨官司,并非我们沈家蓄意挑起。当时,我沈家那位文人确实认为林氏先辈的诗有抄袭之嫌,他也是出于对文学纯粹的追求,才站出来指责。” 沈逸风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
沈婉清轻轻咬着嘴唇,问道:“可是,父亲,为何后来会发展成如此局面?”
“唉,在官司的过程中,双方的情绪都过于激动,失去了理智。家族的荣誉与尊严,让我们都无法后退一步。再加上商业利益的争夺,使得矛盾愈发复杂。家族子弟们也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做出了许多冲动之事。” 沈逸风望着花园中的花草,心中满是惆怅。
“如今,这仇恨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想要将其连根拔起,谈何容易。” 沈逸风摇了摇头,“可这无尽的仇恨,终究是伤人又伤己。”
回到林氏家族这边,赵凌霄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暗暗思索。他深知,要化解这两大家族的恩怨,绝非易事。这不仅仅是解决《烟雨楼台图》被盗和林宇之死这两件案子,更要从根源上消除他们心中的仇恨。
苏墨言推了推眼镜,说道:“林族长,当年那场笔墨官司,可还有相关的文章、诗集留存?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看看是否真有抄袭之事,或者是否存在其他隐情。”
林震霆点了点头:“有一些当年的文集还在家族的藏书阁中,我这就让人取来。”
不一会儿,林家子弟抱来了几本厚厚的文集。苏墨言接过,仔细翻阅起来。他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认真地研究着那些多年前的文字交锋。
赵凌霄则继续问道:“在商业竞争和家族子弟意气之争中,可曾有什么特别的事件或者人物出现?比如,是否有第三方势力从中挑拨离间?”
林启思索片刻,说道:“有一次,我们发现有一些神秘人在市场上散布谣言,恶意诋毁我们两家的生意。但我们一直未能查明这些人的身份。他们似乎对我们两大家族的情况非常了解,知道从何处下手才能造成最大的伤害。”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线索。” 赵凌霄心中一动,“我们需要深入调查这些神秘人的身份,看看他们是否与《烟雨楼台图》被盗以及林宇之死有关。”
就在这时,张虎匆匆走进书房,说道:“赵大哥,我们在调查林宇生前行踪时,发现他在死前曾去过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似乎有一些江湖人士出没。而且,我们还发现他与玄烛教的人有过接触。”
“什么?” 赵凌霄惊讶地站起身来,“又是玄烛教,他们出现的地方必然不同寻常,可知道为何事?”
“目前还不清楚,但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张虎说道。
赵凌霄意识到,案件变得更加复杂了。这两大家族的恩怨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不仅有江湖门派卷入其中,还有玄烛教在暗中操控。
他对林震霆说道:“林族长,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不仅要深入调查两大家族的往事,还要追查江湖门派和神秘势力的下落。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揭开真相,化解这场危机。”
林震霆点头道:“一切全凭赵大人做主。只盼大人能早日查明真相,还我林氏家族一个公道,也让这江南之地恢复往日的安宁。”
赵凌霄带着坚定的决心,与苏墨言、张虎等人离开了林氏家族,继续踏上了充满挑战的调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