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日近黄昏。
静月神庙的神殿外金墙墨影,花枝横斜。
滴滴答答,氤氲着满墙满枝午后阵雨未尽的水汽。院中石板路积水深浅,盈盈映出花枝倒影。“啪”地一声,被入院香客一脚踩碎……
“噢,是施主您来了,请进殿请香吧。”
殿内住持一看是寿长生,冲他点了点头。
寿长生也点点头,并不打算将自己方才在外面排长队的事情告诉他。虽说不信神鬼,但寿长生承认这静月神庙的确是个难得的清净之地。似乎只有在此处,人才是人。无谓三教九流,也不分三六九等。在佛陀眼中,众生平等。
即来请了香,就要拜对神。
然而静月神庙中神座众多,除去四大菩萨、八大金刚、十八罗汉之外,还有供奉着一些当地特有的土著神。寿长生随着众人点香入殿,站在那么多的神殿面前,却一时间有些迷茫。
他其实分不清这些神的区别。
以前家中拜财神,大多都是去城内的“关帝庙”。来静月神庙拜财神,他这还是头一次。
寺庙,寺庙。
素日里大家虽都这么叫。
但其实,寺与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寺”属佛门圣地,供奉的只有佛家弟子信奉的各大佛祖、诸侍菩萨、各路金刚……拜佛,大多拜的是一个心灵的解脱。
“庙”则五花八门,供奉的不仅有神鬼这样人们臆想出来的圣者,还有祖先、英雄、先贤这样真实存在过的人中龙凤。例如土地庙、关帝庙、孔子庙……拜庙,则带了些瞻仰、缅怀的意味。
而静月神庙。
严格意义来说,它应该是一处佛堂禅寺。
一开始,它也的确是叫“静月寺”。
只不过“静月寺”与附近的一处供奉着灵州当地土著神的“玄女神庙”距离很近。所以人们叫着叫着,也就顺嘴叫成了静月神庙。但实际上,这“静月神庙”是这两处圣地的合称。
以前寿老爷常在灵州的时候,倒是经常带着寿长生来静月神庙拜谒。
寿景荣与百乐笙一样,非常信这些。尤其是对灵州的土著神“玄女庙”,更是深信不疑。每逢家中又有新铺面开张,他都要随父亲来一趟。
而对于寿长生而言,什么寺,什么庙,在他眼里都是一个样。每次来,他都只是跟着大流走个过场。迷迷糊糊的进去兜一圈,出来后压根不知道自己究竟拜了哪尊佛、哪位神。
于是今日他也只能随着大流走。
跟着前面的百乐笙在“静月寺”里好一阵转悠,看百乐笙拜了哪个,他就跟着拜哪个。
先是天王殿,而后又是大雄宝殿、药师殿、五百罗汉堂、华严殿……这堂那殿的,拜来拜去,拜得寿长生那叫一个晕头转向。
其中,百乐笙在大雄宝殿待得最久。
寿长生随之进去的时候,殿中的长老们还在唱诵经文,远远就听见禅音靡靡。
一踏入大殿之中,三世佛的庞然金身就巍然入目。向两侧看去,大殿两旁还有许多胁侍菩萨及护法天王的神像罗列其中。
寿长生随着之一一拜过。
刚才在外面他虽然吊儿郎当,可一来到这里,却也变得垂头敛目老老实实。
或许是因为佛音太过庄严。
便使得他也不得不肃然起敬。
世人都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这或许是寿长生在诸多神佛之中,唯一认得的神仙。当他随着百乐笙来到观音的神座前,寿长生立于蒲团边抬眼看去——
只见眼前的菩萨左手捧玉净瓶、右手执杨柳枝,此时正微笑的俯视着殿中众生。但有那么一刻,寿长生竟觉得她是在看着自己。
那一刻,他竟浑身不住的发颤。
随即噗通一声,他与身侧的百乐笙一同跪拜在她神像前的蒲团上。手中高举着三香,长久匍匐于那神明目光所及的庇护之下。
寿长生不知道该与菩萨祈求什么。
他就只是跪着。
事实上,他这一路拜来,并未与任何神佛祈求任何事情。就只是走形式似的拜一拜,十分敷衍。可不知为何……今日当他来到这座观音菩萨神像前,心中却还真生出几分虔诚之意。
然而他还是不知该求什么。
求财?
差不多就得了。
做人也不能太贪。
求事业?
算了吧。
他如今还能有什么事业。
求健康?
也不用吧。
他如今在寿家属于一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父亲身子骨硬朗得能把八个自己打断腿,两个姐姐一个夫妻和睦儿女双全,一个比自己还要野动不动就对自己拳脚相加。寿长生觉得自己根本就犯不着去操心他们。
可除了这些,还能求什么呢?
难不成……
要求姻缘?
寿长生这边正琢磨着。
正欲侧头偷瞄,却忽感眉心一凉。
抬手一抹,竟发现额间湿漉漉的。
惊诧间,寿长生睁开眼望向观音神像。只见菩萨此时依旧是左手捧玉净瓶、右手执杨柳枝,大慈大悲的冲众生微笑着,没有丝毫变化。
再一仰头,只见房梁顶上湿漉漉的。
寿长生不禁恍然。
噢,原来是方才阵雨所致。
这时,身后传来莫管事的声音:“听说这静月寺的菩萨求子、求姻缘最为灵验。可若是想求来年在灵州安居乐业、人财两旺,咱们一会最好还是去一旁的玄女庙拜一拜咱的土著神为好……”
【13】
土著神,即地方守护神。
其实各方各地供奉的皆有不同。
而在灵州一带,当地人信奉的是一个身长不足三尺的小孩子,赤目玄女。
相传,这赤目玄女还是真实存在过的。
早在好几百年前,大清朝还未建朝的时候,灵州这片土地曾经归属于一个叫做竺阴的部落。这个部落为母系氏族,并且世世代代都供奉活女神。选出的活女神生来多具异能。而这个赤目玄女,就是他们最后一代的活女神。
竺□□落当年是因为被外族侵占、大肆屠杀而灭族的。传言当年该部落被屠杀时,赤目玄女曾借助灵州多雾、林茂、山势险要等特点帮助部落子民躲避敌人,逃离疏散。为了不走失一个族人,她一直徘徊在灵州一带的山路上。
直至如今,圣魂仍久久不去。
多有外地人声称,在途径灵州一带迷失方向时曾见到过她。描述其相貌外形皆一般无二。长发、赤目、童身、衣着古怪,手中提散雾宫灯,灯芯幽蓝,常在大雾天出现。除此之外,这些外地人还称,自己当时之所以可以走出迷途,平安归来,也是经由她的指引。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如今城中但凡有外出远行者、进京赶考者、商贾往来者、婚迎嫁娶者……皆必来此拜她,且还愿者甚多。
相传十分灵验。
除了最著名的引路之说。
这赤目玄女还担当着护佑灵州这一方水土长治久安、震慑抵御境外邪祟入侵的作用。其意义,已与各地的城隍庙差不离。
寿长生此时已与这一大班子人离开了静月禅寺。当他一步踏入禅寺附近的赤目玄女庙中时,发现这庙内来来往往,可谓是香客众多。其香火繁盛的程度,竟也不输旁边的静月禅寺。
只见这殿中的赤目玄女已不是传说中那身长三寸的小孩模样,而是被塑成了足足三丈金身。双眼果然赤红如火。只见她一手提散雾宫灯,一手展指前方,就像是给人指路的样子。
寿长生亦随众人上前参拜。
上了香,拜了三拜,照样是别无所求。
待他参拜后,刚一起身。
就听旁边传来一个欣喜雀跃的声音:“哥!你快看!我得了个上上签!”
寿长生侧头一看,就瞧见曲平儿从殿旁的小隔间冲出来,手中抓着一根竹签跑到百乐笙跟前兴致勃勃的说着,脸上满是喜悦。
再抬眼一瞧那隔间所挂门匾。
门匾上题字:
“玄女灵签。”
百乐笙见她如此咋咋呼呼,连忙嘘声道:“小声点,此处不可喧哗。”
曲平儿闻言,立即收敛声息,变作蹑手蹑脚,抓着那签子凑过去悄声道:“哥,你看!”
百乐笙将她手中之签接来一看。
六十四。
果然是上上签。
“让我瞧瞧!”
寿长生也好奇的上去凑热闹:“什么上上签呐?出门撞桃花运,还是天上掉馅饼?”
“才不想和你说。”
曲平儿一脸神秘兮兮。
寿长生“嚯”地一声:“刚驮你上来就不认账了?你这丫头真是找打!”
曲平儿连忙往百乐笙身后一躲。
百乐笙回头问她:“解语是什么?”
曲平儿摇头:“还不知道呢,解语要自己去殿外的解签墙上找。”
百乐笙点点头:“那你快去找找吧。”
于是曲平儿立马跑去殿外寻找解签。
等她取解签的时候,寿长生又在一旁说着风凉话:“依我看呐,那签筒里或许装的大多都是上上签,就是为了哄你们这些信徒高兴的……”
百乐笙白他一眼:“就你懂!”
待曲平儿回来的时候,寿长生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却见她俩眼死定着手中的黄纸条,眉头紧锁,慢慢吞吞的走过来。
“怎么那么慢啊?上面写着什么?”
寿长生问她。
曲平儿一字一顿,读的那叫一个费劲:“齐大非吾耦也,寻远近眼前也。哥,这是什么意思啊?看着也不像是上上签呐……”
百乐笙接过一看,问她:“你刚刚问的是什么签?”
曲平儿不愿说。
但寿长生一看她这神情就知道了:“还用问吗?她肯定求的是姻缘签。这解签解的意思,不也是姻缘嘛?”
曲平儿见寿长生好像很懂的样子,连忙问道:“那这意思是不是说,我的良人其实近在眼前呐?”
寿长生:“下半句是这个意思。但上半句却是在告诫你,不要找一些老男人厮混!否则吃亏的是你自己!知道了吗?”
曲平儿一听这个,立马吓得去捂他的嘴道:“你瞎说什么?你可不要骗我!”
寿长生一闪身就躲开了:“骗你干嘛?你不信,你问你乐笙哥啊~”
百乐笙却没好气的将那黄纸递还给她,“这签是在提醒你,不可一天天的净想着攀高枝。门不当户不对,就只会给你带来灾祸。你小小年纪,成日想这些也不知羞?你就那么想嫁出去?是怕我养不起你吗?”
曲平儿嘟嘟囔囔:“想想又怎么了……”
百乐笙:“你就只是想想吗?不止吧?之前那个杜文远,你如今没有再与他来往了吧?你看看,如今神仙都来提醒你!”
曲平儿一听他说起这个,小脸立即一垮,恨恨的督了一眼出卖她的寿长生,继续嘟嘟囔囔道:“没有了没有了,本来也没有什么……”
百乐笙:“真没有吗?”
曲平儿:“真没有了,上次你说过我之后,我就再没私下见过他了,真的!”
百乐笙哼地一声,“最好真是如此。我劝你最好谨记玄女箴言,别再给我添幺蛾子。”
曲平儿不耐烦的囫囵道:“知道了知道了,都说多少遍了,烦不烦呐?快快快!现在玄女灵签阁没人了,你们俩也赶快进去求一个吧!”
“我才不求。”
寿长生可对此没什么兴趣。
可再一抬眼。
却发现百乐笙已经走了进去。
寿长生就站在原地等。他倒是想看看,他如此虔诚,又能求出个什么来?
就这么等了一会。
待他一出签阁,曲平儿就先行迎了上去,兴冲冲的问他:“你摇中了什么?我看看!”
百乐笙却并未给她看,只淡淡说了一句:“没什么好看的,我只是中平签。”
寿长生:“中平?”
百乐笙点点头:“看来您刚刚说错了,这里也不止是哄人高兴的上上签。”
寿长生:“我也没说都是上上签呐。我刚刚说的明明是,可能!大多!都是上上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