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云起放下手机,决定开始学习。一共六科,虽然一科也没学,但是也不能平均用力、科科都搞一下,不然的话,结果可能就是每一科都挂的很平均。
六科分为文理两大科,语文英语本来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科目,一天的时间抱不了多少佛脚,考试的内容也不可能一点旧的都不考,听天由命,放弃。生物要背的太多,没时间全部背完,背了的还不一定会考到,况且半本书的新概念太多,都看完就相当于只是走马观花,不仅会吃不消,而且很可能会什么都记不牢,甚至会弄混,放弃。
理科———类考察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的题目,简单来说,记住一个公式就可以套很多题目,最考活学活用、灵活应变,性价比高,所以祁云起决定今天全力攻理科。
他把那天在学校领的所有书都搬到书桌上,先分科目,然后分功能—教科书负责引入新知识和概念,陈以恒的笔记本和练习册相互辅助用来巩固和提升。祁云起先在教科书上划公式概念,然后找练习册对应的题目来做,但是他也不是真的做,只是写出解题思路,然后对照一下答案,如果一样的就证明过关了,若答案有别的办法他也会在题目旁边记一下。
他把那天在学校领的所有书都搬到书桌上,先分科目,然后分功能—教科书负责引入新知识和概念,陈以恒的笔记本和练习册相互辅助用来巩固和提升。祁云起先在教科书上划公式概念,然后找练习册对应的题目来做,但是他也不是真的做,只是写出解题思路,然后对照一下答案,如果一样的就证明过关了,若答案有别的办法他也会在题目旁边记一下,同一解题思路的题目只做一次,练习册一页只用做几题,后来他发现陈以恒给的本子上几乎所有体型都有涉猎、每个知识点都有照顾到,很多综合题。于是祁云起果断放弃练习册,做陈以恒给的题,效率大大提升。
晚上八点,还在嗑题的祁云起收到了班群发的第二天的考试时间安排——
7.25-9.55 语文
10.20-12.20数学
2.25-4.25英语
4.40-5.55 生物
7.15-8.30 物理
8.55-9.10化学
祁云起:还真是时间管理大师啊……
一天补三个科目的半本书,工作量太大,晚上十二点了,他还没搞完。睡觉和看书,他果断选择睡觉,毕竟养不好精神,明天考试更亏,而且看了一天书他真的很困。
第二天早上,他匆匆扫两眼陈以恒给的本子那些没看完的内容,便要开考了。
拿到卷子,祁云起估摸了一下,上个学期的知识大概占百分之三十,那百分之七十的新知识里复习了的大概占了百分之六十,剩下那些没复习到的,就只能尽力推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把题号圈住,遇到新单词和不太明白的新概念就将单词框起来,思路卡住的地方在卷子上简单标注,这些工作都方便他考后复盘。文科尽力填满,理科尽力推算。
一中重点班的考试很多也很频繁,大大小小的考试例如月考、周考、晚练等等简直是见缝插针地插进日程安排里。这次考的好不好对祁云起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他要赶紧跟上进度把落下的补回来,所以他要利用好每一次练习和考试,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一整天的高强度轮轴转让祁云起感觉脑子嗡嗡的,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九点,终于,结束了。
他干脆地交了卷子,然后收拾东西准备立刻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