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现在,他顶着沈婉芳斜斜丢过来的目光,杨海吞了吞口水,紧张解释:
“我知道那是洛知青借来的,我也说得很清楚了,洛知青知道咱们家琬瑜和薇薇都在准备高考,所以特意帮忙找了之前几届的试卷……”
沈婉芳:“那你就更不该留下了,人家要领情,要请客,都该是洛知青的。
你倒好,不想想怎么替琬瑜还了洛知青这个人情,还借着送书的功夫蹭吃蹭喝,怎么好意思的?”
杨海感觉冤枉死了:“还不都是你,非得让我送去!
我都说了,洛知青居然人都来了,干脆让他自己送隔壁去,也没两步路的事。”
沈婉芳简直要被他笨死了:“大晚上的,你生怕知道洛知青来送书的人不够多?”
杨海更迷糊了:“啥意思?不能说?哎呀!我已经和薇薇她娘说了,是洛知青送来的书,他们不会说出去吧?”
沈婉芳叹气:“薇薇爹妈都比你有心眼,你还是担心担心你自己吧!
我可告诉你了!知青点准备高考的还有好几个,洛知青这书他们可都没有,你要是说出去了,又给琬瑜招来是非,我饶不了你!”
杨海连忙摇头:“不会不会!这个我还是知道的。”
沈婉芳懒得搭理他,干脆转身去了厨房。
近几年收成是好了点,可家家户户也都少有存粮,杨海去吃个窝头白馍的也就算了。
可这回又是酒又是菜的,她得点算点算家里还有多少东西,回头请薇薇爹妈也好好吃一次,不能仗着住得近,两家闺女要好,就这么占便宜。
还有洛知青的事,沈婉芳也总觉得不踏实。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洛知青今天来的快走得也快,除了送书也没说别的,可她就是觉得,以后洛知青来的次数还多着。
虽然洛知青谨慎,来得时候都是傍晚,大多数人都回屋了,可隔壁邻居的住着,薇薇家是肯定能看到的。
与其以后叫他们看到了多想,不如找机会先把话说清楚了,横竖他们本来也没什么,琬瑜都说了,她考上大学前不想那些事。
那他们现在顶多就是琬瑜给洛知青表妹补过作业,和帮薇薇也差不多,没什么说不清的。
沈婉芳不打算劝杨琬瑜,年纪轻轻的,又有本事,专心搞学习有什么不好。
至于什么时候家人,村里人说什么,这些在高考面前都是小事,小姑娘家不用操心,自然有她这个当年的提前给她解决了。
她这里打定了主意,又点算了家里剩的存粮,想好了开学前还能叫老大上山再猎两只兔子,虽然不算多丰富,但摆上一桌请了隔壁过来吃两顿酒总是够了,当即也不再多想,回了屋子。
杨海正在忐忑等着媳妇回来,见她去趟厨房脸色好了不少,于是也放心不少。
又听沈婉芳提起要回请的安排,哪里还有不同意的,只是想到之前媳妇提起的事,小心开口询问:“那个……”
沈婉芳看他一眼:“有话说有屁放,琬瑜眼看就要回来了,我等会还要给她烧水洗脸,没功夫陪你磨叽。”
杨海憋屈,只好咬牙直接问:
“我是想说,洛知青这回借了书给咱们,虽说不止给了琬瑜,可到底是份人情,加上他之前也帮了咱不少忙。
虽说是为着琬瑜给他表妹补过几回功课,但是村子里人不清楚啊。
这借书的事现下虽然没什么人知道,但是难保以后有人看到,尤其知青点那些人,一个比一个嘴巴厉害。”
他这话一说,沈婉芳倒是有些意外地回头看他。
杨海被媳妇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赶紧续道:“你别这么看我,我就是这么一说。
也是顺便,我想着反正咱们要请客,不如干脆我抽空带着老大多上几次山,做多点,也请一请那洛知青?
光明正大的,别人问了就干脆咱们主动先说了,这事主动摆到台面上,旁人不是反而没什么闲话好说了?”
沈婉芳对杨海很是满意,冲着他的脑袋看了两眼:“不错,看来多骂几次还是有用,能长脑子。”
杨海哭笑不得。
恰好沈婉芳听到外头杨琬瑜回来的动静了,也不再理会他,只撂下句“我和琬瑜商量看看,你别管了”,直接出去了。
杨海看着自己抓不住媳妇的手,默默叹了口气,跟着便很快自己打气:
看来只要肯动脑子就有用,哦,还要少提那白眼狼儿子,多为女儿着想。这不,他今晚这稍微想想法子,媳妇不还是搭理自己了,刚刚还笑了。嘿嘿!
杨琬瑜听了她娘的话,也有些意外,杨海那木头脑子,居然能想到这一层。
不过她觉得请客是太夸张了。
她一边快速把面条吃完,一边道:
“三叔三婶留我吃饭,是为着我督促杨薇学习。
他们还说了,等杨薇考上了大学,一定摆一桌谢师宴好好谢我,这么隆重我当然拒了,说他们管我饭已经很好了。
因为拒了,所以没和你们说。
可这话他们昨天白天才说过,你们现在要回请他们,岂不是摆明了不相信杨薇的学习,不想领这个情?”
沈婉芳没想到这一层,于是点头:“这么说,那先不请了。可是洛知青那边怎么说?
你爸这话也对,他借你书的事虽然现在能瞒得住,以后难保没人发现,到时候有理也成了没理。
村子里人来人往的,家家户户连个门都不管,咱们还好,你三婶现在正想着要选那个妇女主任,最近经常往镇上跑不说,他们院子里也经常有人来找她说事,人来人往的,能有什么秘密。”
杨琬瑜想了想,还是没同意:“请客太隆重了,况且还带着杨薇一起。
到时候耽误时间不说,也太招摇,知青点那么多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我和她淹死。
这样吧,妈你回头去城里进书,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礼物,买个送他,最好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
有人问,就说是帮了咱们家的忙,咱们两家谢他的,和叔、婶也说一下。”
这样一来,他就从帮忙两个高考女生,变成了帮忙两个乡亲家。
性质不同了,问的人就算再多,注意力也都在大人身上,她和杨薇只管躲起来看书就行。
甩锅这种事,杨琬瑜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沈婉芳却不觉得有什么,立刻就同意了。
当家长的么,什么不能给自家孩子,况且不过是挡点风言风语,又不会掉块肉。
至于隔壁,照夫妻两个宠薇薇那样,肯定更没二话,当即答应了下来。
她还要给杨琬瑜刷碗,却被轰回了屋。
杨琬瑜只说做题坐太久了,骨头酸疼,干点活正好活动活动筋骨。
沈婉芳知道犟不过她,只好由着她了。
回屋一看,杨海果然已经睡死过去,再想想厨房里还在洗碗的女儿,沈婉芳立刻心疼得不行。
隔壁的灯早都熄了,女儿却又吃了一碗面条,可见虽然说得不在意,还是在人家吃完饭,不好意思吃太饱的关系。
现在为了心疼自己这个当妈的,连碗都抢着洗,怕自己心里过不去,还找借口。
沈婉芳越想越是心疼这个女儿,干脆把杨海薅起来,开始商议给洛知青送什么礼的好。
其实杨琬瑜虽然晚上的确没吃饱,却也不全是因为不好意思,实在是晚饭时被杨薇的试卷气到了,忙着给她改卷子,抄错题,就没顾得上吃。
等错题本整理完了,菜也凉了,她也不好意思让三婶再为自己热一遍,只好就啃了个白馍,说自己不饿。
她对杨薇这个闺蜜是真心喜欢,毕竟自己一睁眼,就是杨薇在知青点为了自己,和一群男知青硬刚。
如果能帮一把的,她肯定要帮忙。
可是学习这种事,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至少杨薇,可能就不适合。
或者是自己方法不对?刷题这种题海战术,不适合杨薇?
杨琬瑜一边刷碗,一边想着杨薇那些反反复复地做错的题目,皱眉沉思。
次日杨琬瑜照常六点多才起床。
杨海已经不在家了,沈婉芳却在院子里,顶着一对黑眼圈看向她。
杨琬瑜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这夫妻俩昨晚商量到后半宿,硬是想不出来送什么给城里人洛知青。
杨琬瑜心疼又好气:“妈你别管了,想不出来就先不去想,又不着急。
回头开学了我问问四哥四嫂,他们都在镇里上班,比我们肯定知道的多。”
沈婉芳点头,又叮嘱杨琬瑜别心疼钱,这样的复习资料,别说是小杨村,就是镇上都难买到,她就算是开了书店,那进货渠道也有一半是人家的功劳,毕竟只靠沈婉芳自己,是不可能这么快把书店开起来的。
虽然杨琬瑜是为了撇清自己和洛知青,但他们家也确实是靠了洛知青不少。
杨琬瑜点头,这次倒是认真不少:
“我知道的,妈,虽然说那书店有一半股份是他的,可他又不真缺这份钱,说白了还是看我不容易,帮我一把。
我记着呢,铁定不心疼钱,一定好好想想,保准送他个体面的礼。”
沈婉芳看女儿确实神色认真,不似敷衍自己,这才放心。
这一打岔,杨琬瑜心里就多了桩事。
站在院子里略想了一会,她有了主意,出了门之后也没立刻去找杨薇,脚步一转,去了另一头。
沈婉芳本来还有些担心,正想提醒她别明晃晃的一早就去知青点,看她去了反方向,估摸着是去找电话打给老四,也就没再管她。
这边,杨琬瑜的确是没去知青点,却是脚步不停,一路到了村边少有人来的花婆婆家。
之前给八妹送的药材,她估计用得差不多了,趁着现在放假,杨琬瑜打算再给花婆婆把个脉,看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的。
没想到她刚走到门外,正要敲门,就见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黑着脸的男人被人推着,踉跄着走了出来,差点撞上她。
杨琬瑜惊讶地看着杨八妹,她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惯好说话的八妹脸上露出这样难看的表情:
“八妹,怎么了?他欺负你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站到了杨八妹和这男人之间,说到最后这句时,双眸微眯,右手握拳,已经做好了一旦杨八妹点头,就立刻出手的准备。
小杨村民风淳朴,可也不表示真就没有坏人了。
杨八妹和花婆婆一个哑一个老,万一被人欺负了呢。
顾乘风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明晃晃的提防,看这架势,是把自己当成个地痞流氓了。
不过他也不恼,漆黑的脸色反而好了不少:“你就是给我干妈把脉的那个女娃?”
杨琬瑜顿了顿,侧头看向杨八妹。
杨八妹点点头,脸色也有些尴尬。
里头花婆婆这时候也听到动静出来了,看这样子就知道误会了,于是给杨琬瑜解释:“这是我另一个干儿子,顾乘风。
他现在城里做大官了,没工夫来看我这老婆子,所以你平常没见过他。”
说完,她也不等顾乘风开口,直接赶人:“行了,你今天也算来看过我了,良心也过得去了,东西我也收下了,这就回去吧!”
顾乘风被当着外人的面这么训斥,脸上就有些挂不住,不过他也知道花婆婆的脾气,目光又看向杨琬瑜:
“听说你在一中上学,成绩还不错,明年就高考了。
我在教育局工作,关于高考也有些了解,既然你照顾过干妈,不如我们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