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空相待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玉把话听进去了,却不完全认同,如果能轻易迷途知返,那也就辜负了这些年,放下也是需要时间的。

她现在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扶苏身上,不过不是因为爱屋及乌这样的理由,而是因为扶苏的的确确是一个好孩子,常常让身边的人欢喜。

“孩子呢?”

嬴政进入羋夫人的宫殿后,看见夫人正坐着发呆,不似平常白日里总是带着小公主玩乐。

羋夫人看见嬴政后,也忙起身见礼,被嬴政制止了:“不必,你坐吧。”

“谢王上。”

话是这么说,但王上来了,羋夫人也不好一直霸着主位,而是挪动到了次席。

她倒出来位置,嬴政理所当然的入座,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聊天,谈话也大都是围绕孩子。

从羋夫人的话里嬴政知道阴嫚前几日病了,直到近日才有所好转,嬴政心中不免有些懊悔,懊悔中还夹杂着一些不满。

满宫一共就两个孩子,竟然也照顾疏漏了。

不过他也不好真责怪羋夫人,嬴政看见了羋夫人眼底的乌青,又联想到她说公主日夜哭闹,心里就知道夫人对孩子的照顾不说日夜不休,也算是关怀备至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羋夫人这些天算是遭了罪了,晚上担心公主发热,自己也睡不好觉,白天看公主恹恹的,她心里也难受。

小公主如今在羋夫人的心里纵不是亲生也不遑多让,连华阳太后都打趣她果真是当娘了。

嬴政稍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去时心平气和,归时却有了一丝别样的心情。

养母尚且如此,亲母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毕竟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

他蓦然想起了前几日去华阳宫请安时,和华阳太后的对话。

“王上真就要一直把赵氏冷置在别宫,你可知天下人是怎么议论的。”

“如何议论孙儿也问心无愧。”嬴政冷漠道:“太后做出那样的事情,实在不配做一国之母。”

“是不配为国母还是不配为人母。”

华阳太后说话始终都那么一针见血,她没有孩子,对于这样复杂的亲子之情体会的并不深,与子楚的关系,也是各取所需的交易。

她拿自己的逻辑去劝慰嬴政,“有些事情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就算母子情感尽了也不代表能不要颜面。”

“你觉得你的亲祖母和你父亲感情如何?”

嬴政回忆了一会儿,答:“还不错。”

“哈哈。”华阳太后笑了,告诉了嬴政一个秘密:“其实也不好。”

“夏姬她也伤心呢,伤心儿子认了别人做母亲。”说到“别人”这两个字的时候,华阳太后拿手指了指自己。

嬴政不好搭话,先王是为了前途才如此,但这话说明了,倒显得先王对华阳太后的孝敬都是逢场作戏。

不过这东西嬴政不说,华阳太后心里也门儿清。她并不纠结这一点,毕竟她认这个儿子是为了从中获益,对于子楚真心与否也不在意。

华阳太后就事论事道:“这情感出现了裂痕就再不能和好如初,但纵使是这样,子楚封她为太后的时候她也没拒绝,因为这是对她有益的。”

“我还听说一个故事,一个男子在归家的途中遇到了贼人,为了自己,他抛弃妻儿逃命,你说,那个被父亲抛弃的孩子会失望吗?”

不失望,那孩子不失望。

嬴政在心里默念了一遍,他知道这才是他应该说的话,天底下没有儿子怨怼父亲的。

可面对华阳太后这场推心置腹的谈话,他却无法说谎话,无法虚伪的如从前一般说谎话。

华阳太后不为难他,只是说:“我们都不是那个孩子,他是否失望难过也只有天知道了。”

“嗯。”

嬴政应了一声,有些冷淡。

华阳太后像是没觉出来他的回避似的,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后来这个孩子命大回到了家里,他的父亲见他有才干,就要打算让他继承家业。”

“那孩子也是愿意的,并不会因为父亲做出抛妻弃子的事,就拒绝他所带来的利益。”

华阳太后下了结论,“所以世间事都是一样的,因利而聚也因利而散,虚无缥缈的感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说完,她看向嬴政,似是希望他能说句话,嬴政也没辜负她的好意,虚心道:“孙儿知道了。”

华阳太后欣慰的笑了,“知道就好,那么就好好想想赵氏的事儿吧,其实她在别宫也是好吃好喝,换个地方也是一样的。”

“这不在于原不原谅,只是一个好名声,对你,对秦国都是有益的。”

“是。”

嬴政拜别了华阳太后,他需要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理一理这件事。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华阳太后和侍女谈话时又提到了他。

“其实王上本身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太重感情了。”

侍女低头,不敢议论王上。

不过她不明白,前段时间还大张旗鼓处死了王弟的秦王,在祖太后口中怎么就是个重视感情的人了?

侍女在心里腹诽,华阳太后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她一定会大笑出声。

和一般的人相比,王族大多都是一群冷心冷情的木头,忠孝节义只是他们鞭策下面人的手段,自己却从不遵守。

亲情、爱情、友情,只要威胁到了自己,也可以随时抛弃,更有甚者,哪怕对方对你没有一点威胁,也会因为疑心而除之后快。

正因如此,嬴政这样时常被感情战胜的理性,在华阳太后眼中才显得稀奇。

不过华阳太后也不会和侍女说这种话就是了。

她把话转到了别的事情上,“夏姬死后葬在哪里来着?”

“回祖太后,是杜东。”

“嗯,我想起来了,是杜东。”华阳太后点点头,又说:“那儿东望是芷阳,西望是寿陵。”

“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这是夏太后的选杜东建陵时所说的话,华阳太后复述了一遍。

其实华阳太后一直都怀疑,夏太后选在此地长眠,并非是她说的那样,而是因为她既不想和认旁人为母的儿子葬在一地,也不想和不宠爱自己的丈夫合于一陵。

不过,夏太后活着的时候,华阳太后并没有问她这件事来解自己的疑惑,现在夏太后死了,无论其他人怎么想,也是死无对证。

最后,华阳太后也只是对侍女道:“过几年,她望夫的时候,保不齐还能看见我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