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我要

繁体版 简体版
大叔我要 > 观测者 > 第25章 五五连胜(二十五)

第25章 五五连胜(二十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会议中心的玻璃门在身后缓缓闭合,项宁凯踏入会场的第一步就差点被地毯绊了个踉跄。

"小心。"席卫轩及时扣住他的手腕,指尖温热,力道不轻不重。

项宁凯抬头,会议厅的穹顶灯光在他视网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甩了甩手腕,像是要甩开那点微不足道的触感:"这地毯是故意设计来谋杀诺贝尔奖得主的吗?"

席卫轩轻笑,松开手:"或者专门用来测试你的平衡能力。"他的目光扫过会场,"或者测试我们还能不能好好走路。"

项宁凯眯起眼:"三年前是谁在实验室把培养皿当飞盘扔的?"

席卫轩一本正经:"那是为了研究离心力对DNA样本的影响。"

两人同时停步,目光落在会场正中央的讲台上。

他们走向讲台时,席卫轩自然地放慢了脚步,与项宁凯保持半步的距离。这个距离足够近,能感知对方的呼吸节奏;又足够远,不会让旁人看出端倪。

项宁凯伸手调整讲台上的麦克风支架,指尖在金属表面轻轻敲击:"你觉得第一个提问的会是谁?"

"可能是那个总爱问奇怪问题的法国教授。"席卫轩站在他身侧,目光扫过第一排的座位,"或者..."他顿了顿,"那个总想挖我们墙角的制药公司代表。"

项宁凯直起身,指尖还停留在麦克风上:"如果他再问专利问题..."

"我们就说实验数据存在你家的保险箱里。"席卫轩接口,唇角勾起一个熟悉的弧度。

项宁凯忍不住笑了,笑声在空旷的会场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伸手整理讲稿,袖口滑落时露出一截手腕,上面还留着当年做实验时不小心烫到的淡色痕迹。

席卫轩的目光在那道痕迹上停留了一秒,伸手替他整理袖口:"还是这么不小心。"

项宁凯任由他动作,眼神却越过席卫轩的肩膀,落在会场入口:"说起来,我们的座位安排还真是亲密无间。"

席卫轩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第一排正中央并排的两个座位,名牌上清楚地写着他们的名字。

会议开始前十五分钟,学者们陆续入场。项宁凯和席卫轩并排坐在第一排,中间的过道窄得只够勉强通过一个人。

"你记得我们的研究第一次被拒稿吗?"项宁凯突然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扶手。

席卫轩侧头看他:"记得,那个审稿人认为我们的假设'过于科幻'。"

"我当时说..."项宁凯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他说得对。"

席卫轩转头直视他,目光深邃:"现在呢?"

项宁凯迎上他的视线,唇角勾起:"现在我觉得他应该为错过诺奖道歉。"

他们的膝盖在座椅间不经意相触,又迅速分开。

【会前的最后准备】

工作人员开始调试投影设备,会场灯光逐渐调暗。席卫轩从公文包里取出激光笔,递给项宁凯:"给你。"

项宁凯接过,指尖在激光笔的金属外壳上轻轻摩挲:"你总是准备得这么周全。"

"习惯而已。"席卫轩调整着投影仪的角度,"就像你总是会提前半小时到实验室一样。"

项宁凯笑起来:"那是因为某人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比如把重要数据存在U盘里,然后弄丢U盘?"席卫轩反唇相讥。

"比如把实验样本和咖啡一起放进微波炉?"项宁凯立刻反击。

工作人员走过来提醒他们准备开始,两人相视一笑,同时收声。

当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响起时,项宁凯和席卫轩同时站起身。他们的步伐一致,就像过去无数次在实验室里配合默契的实验步骤。

走上讲台的几步路,项宁凯微微侧头:"待会儿如果我忘词..."

"我会替你说。"席卫轩的声音轻得只有他能听见,"就像以前那样。"

项宁凯心头一热,抬头对上席卫轩的视线。

【DNA研讨会】

会议中心三楼的VIP准备室里,项宁凯的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实木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他的瞳孔在落地镜中微微收缩,眼神锐利得像是在审视实验数据。西装革履的他此刻却像即将上手术台的医生,连呼吸都带着克制的紧绷。

"第37次确认。"席卫轩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个磨砂质感的玻璃咖啡杯。他今天破例打了深蓝色条纹领带,衬衫袖口露出的手腕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去年实验事故留下的纪念。

项宁凯猛地转身:"领针呢?你答应给我准备的防忘词神器!"

席卫轩挑眉,从西装内袋取出个天鹅绒盒子。盒盖掀开的瞬间,一颗镶嵌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央的钻石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你在实验室熬到第三天时说的,'要是能有个会发光的领针提神就好了'。"

项宁凯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指尖轻轻抚过那颗钻石:"所以你真的去定制了?"他的声音突然哽咽,立刻别过脸去假装调整领带,"我以为你只是在哄我...!"

会议厅穹顶的12盏水晶吊灯同时亮起,300个座位座无虚席,过道里还站着十几位晚到的学者。巨大的LED屏幕上,诺贝尔奖logo正缓缓溶解,重新组合成DNA双螺旋结构。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主持人的声音被突兀的闪光灯打断。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镜头对准从红毯两端同时走来的两位科学家。

项宁凯的皮鞋跟与大理石地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精准地与席卫轩保持同步。当他们站在讲台前时,摄像机捕捉到一个令人屏息的细节——两人右手无名指上都戴着一枚朴素的银色指环,那是他们实验室的安全徽章,内侧刻着各自的工号。

大屏幕切换到第一组显微照片,红色激光点在基因序列上精准定位:

"甲基化标记CpG位点在第7、15、22号染色体上呈现显著富集..."项宁凯的声音突然顿住,他转向席卫轩,两人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能懂的眼神。这个微小的停顿被敏锐的记者捕捉到,闪光灯顿时如暴雨般亮起。

"具体来说..."席卫轩接过话头,调出第二张图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模型中,我们发现后代海马体中的TET酶活性..."

华裔女学者林薇突然举手:"抱歉打断,能否展示甲基化模式与行为学数据的对应关系?"

全场瞬间安静。项宁凯走到互动屏幕前,手指滑动间调出三维动态模型:"这是行为学评分与甲基化水平的回归分析..."他的声音越来越流畅,手指在屏幕上的动作越来越精准,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通宵分析数据的实验室夜晚。

法国杜邦教授猛地站起身,银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你们是否考虑过这项技术被滥用的可能性?"

席卫轩的瞳孔微微收缩,但声音依然平稳:"1953年DNA结构发现时,也有人担心会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他的指尖在桌面轻轻敲击,"科学永远需要伦理护航。"

"具体防护措施?"杜邦教授步步紧逼。

"我们已经向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提交了..."项宁凯突然被席卫轩按住手臂。转头看见搭档摇头,他立刻改口:"具体细节将在《自然》后续论文中披露。"

台下响起窃窃私语。詹姆斯代表制药公司突然发难:"治愈率数据呢?临床试验几期了?"

"我们从未宣称这是种疗法。"席卫轩的声音突然提高,"这是基础科学研究!"他的手指重重砸在讲台上,震得矿泉水瓶里的水泛起涟漪,"就像你们不会问爱因斯坦相对论能用来发电一样!"

最后的提问者是位白发苍苍的犹太裔学者:"我的双亲都死于奥斯维辛..."他的声音颤抖,"这项研究对我意味着什么?"

全场寂静。项宁凯深吸一口气,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一组对比图:左侧是集中营幸存者的甲基化模式,右侧是其后代的基因标记——在某个特定区域,两者呈现惊人的相似性。

"这告诉我们..."席卫轩接过话头,声音哽咽,"记忆确实可以通过DNA传递...但更重要的是..."他调出新幻灯片,"下一代也继承了治愈的潜能。"

老人颤抖着举起手:"所以希望也是可以遗传……。”

“是的。”两人同时回答,声音重叠在一起。

走廊的落地窗前,300个座位在暮色中渐渐暗去。安德森教授手持香槟走过来:"知道吗?你们的演讲让我想起..."他的话被突然闯入的记者打断。

"项博士!席教授!"闪光灯再次亮起。项宁凯下意识挡住脸,却被席卫轩一把拉到身后。这个保护性的动作太过自然,就像他们曾在无数个深夜互相掩护着逃离实验室。

"各位!"席卫轩举起香槟杯,"为科学的谦逊干杯!"他的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淡淡的疤痕——那是某次实验爆炸留下的印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