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九江王,快起来起来。”刘邦松开了手中的美人,假意虚扶英布一把,“我等你多时,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大王有命,臣不敢怠慢,司马离去后,臣就日夜安排,将九江事务安排妥当,又日夜兼程,来拜见大王,望大王安好。”英布脸色稍有缓和,瞥了一眼刘邦怀里的美人,“只是九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臣只身一人前来,未带兵马,望大王恕罪。”
“兵马一事,不急不急。”刘邦摆摆手,“你肯卖我这个面子,我已经很高兴啦。”
不用刘邦吩咐,早有侍从上来给英布倒茶。
茶的温度不凉不热,温和入口,清甜可人,冲淡了英布心里的怒气
闲聊几句,刘邦就叫人请英布去他营帐里安歇,稍后安排了宴席。
自始至终,刘邦就没松开过怀里的美人。
甫一出刘邦的营帐,英布带着疤的脸上就绷不住了。
想他英布英雄一世,抛了一切背弃项王来奔他汉王,竟然得他如此对待!
恼怒至极,一双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搭上他的肩膀。
英布怒视过去,陈平嬉皮笑脸:“我说呢,今日这风怎么吹的如此顺人心,原来是将九江王您吹来了。”
“陈平?你怎么也在这?”英布怒气散去,眉头仍蹙着。
陈平收回手,摊开手,笑意不减:“这不跟您一样嘛,为名利而来。”
英布冷笑一声,扭过头去。
陈平紧追两步:“要我说,你这才是明智之举,跟着项王,眼下风光,指不定什么时候脑袋就掉了。这不,我为项王殚精竭虑,他倒好,殷城一破,就要我的脑袋,我还能给他脑袋不成吗?跟着汉王多好,汉王从不吝啬赏赐,有什么说什么,也不会事后问责。”
英布眉头舒展开,仍是默然走着。
陈平叫住了引领英布的侍从,吩咐他下去,自己带英布过去。
转头,陈平的笑脸看的英布心烦意乱,哼了一声,抱着胳膊,看陈平要说什么。
陈平先是慢条斯理地理理袖子,神神秘秘地凑近他:“我知道你不高兴什么。”
英布冷着脸觑他。
“你来见汉王,你怪汉王没有跟对常山王一样远迎于你。”陈平说完,后退了一步,“跟我走吧,我知道你住的地方在哪儿。”
英布抬步跟上去。
陈平:“张耳是谁,你应当知道,大王从前在他手下做事情,多亏他养着大王,他于大王,有恩情,也有义,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于大王一没恩,二没义,三没旧,哪能跟他一样的待遇?”
话是这么说,英布心中总归不舒服:“赵令徽呢?”
听他直呼“赵令徽”的名字,而非司马,陈平无须多想就知道其中定有隐情,必是赵令徽得罪于他了。
想起赵令徽前些日子对他的威胁,陈平眸光暗了几分:“将军可是与司马有约?”
英布撇撇嘴,不置可否。
陈平明白了,这“约”,并非什么好“约”了。
带着几分故意,陈平道:“听说将军要来,司马跟随大将军去平魏了,如今魏国已攻下,不过将军要见司马,还需待上个一年半载,恐怕一时之间是见不成了。”
赵令徽本就是韩信帐下的司马,跟随他去平叛是情理之中。
陈平话说的巧妙,倒像是赵令徽有意躲避英布一样,才去跟随韩信平叛。
狐狸眼底下,暗藏了几分意味不明的光。
赵令徽啊赵令徽,等你回来,看你如何收场吧,虽不知你如何得罪了英布,但想来……
陈平看向英布,见他脸色白一阵红一阵,显然在隐忍着什么,拍拍他的肩膀:“司马平时为人最信守承诺,误了和将军的约,想必也不是有意为之。”
眼见英布脸色更阴沉,陈平忙转移话题:“如果将军因为大王怀里抱个美人生气,那就大可不必了。”
英布瞥向他,神色古怪:“什么意思?”
陈平拢起袖子:“你初来乍到,自然不知道汉军的军法。大将军的军法,军中不得狎妓、不得召女人作伴,连大王也不行。这女人叫戚砚,是大王新近得来的,前些日子,王后派人从定陶寻了送过来的。
“这女子貌美如花不说,还能歌善舞,十分对大王的胃口。大王久旱逢甘霖,又遇如此人间尤物,自然稀罕,一刻也离不开。你我都是男子,应当理解的。别说见你,见我们也是一样,大王要抱她在怀里的,你呐,就多体谅体谅。”
英布一言难尽地看他:“你这么说话,不怕掉脑袋?”
陈平下意识摸摸自己脖子:“害,这是汉军,又不是楚军,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我说的实话罢了,大王不会不高兴。大王体谅我们,我们又没一张口造谣,大王自然不会处罚,喏,前面就是你的住处了。”
.
“她这是怎的了?怎么醉成这样?”
见赵令徽和冯珥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韩信不由地发问。
两个都醉了,他的疑问自然没有人回答。
一凑近,他就闻到了浓浓的酒气,也就不必旁人回答,看到旁边空空如也的酒坛子,他就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了。
韩信不由地觉得好笑,也不知为何,赵令徽一连躲了他好几日,好不容易见到人了,却是醉晕过去的。
叹口气,韩信一手扛了赵令徽,一手将冯珥夹在腋下,将她们二人安置到营帐中。
欲要唤医长过来,顾及她二人的身份,韩信暗自摇摇头,准备起身去外头给两人熬醒酒汤。
正要起身,袖子却被一只手扯住。
顺着袖子看过去,不是醉的不省人事的赵令徽又是谁?
看她眼睛紧闭,嘴唇微翕,想必是梦到了什么。
韩信无奈笑笑。
他俯身,凑近了耳朵到她耳边,听她声音断断续续却无比清晰:“我们……和离吧。”
一句话,让韩信的笑意凝到嘴角。
她这是……梦到前世他们和离之时了。
事到如今,都重活一次了,他们还没成婚呢,她就在想和离!
为什么一定要和离!
那些无用的白面书生就比他好吗?
胸口倏地被什么堵住,韩信咬住嘴唇,瞥到她平静的睡颜时,那股无名之气又散了。
兀自摇了摇头,韩信想握住她的手腕把手放回去,她又呢喃:“重言,我……我喜欢你……”
这一次,韩信听得清清楚楚。
韩信瞳孔猛地收缩,弯着腰,定在原地,久久未动。
“我亦是心悦你。”韩信轻声道,神色复杂地看了赵令徽半晌,“阿初。”
“阿初”这个名字对赵令徽来说,很陌生,又很熟悉。
这是她的乳名,只有阿爹阿娘、隔壁的江伯母,以及她的几个玩伴会这么叫她。
很久没有人这么叫她了。
榻上人恍然未觉,沉浸在梦里头喃喃自语,不知说的些什么。
指尖触上她的手腕,温凉、消瘦。
行军打仗这些日子,她瘦了不少。
韩信另一只手轻轻地把她的手指一个个掰开,托着她的手放回了褥子里。
韩信手捂住自己额头。
她是醉了,他何尝不是混沌的呢?
刚重生之时,他想过报复她的冷漠无情。
这种想法在看到她的眼泪时湮灭殆尽。
人生本就不易,他们能再有一世属实难得,他不想再蹉跎。
“哪怕依旧玉石俱焚,我始终甘之如饴”韩信低声道,颤着手,他想去摸赵令徽的脸。
也不知道是对自己说,还是对她说。
他声音低到细若蚊蝇,若非赵令徽竖着耳朵有意去听,绝对听不清。
手顿在半空,怕惊醒了赵令徽,韩信终究没有去摸。
迎着月光,韩信踏出营帐,为她们两个去煮醒酒汤。
营帐内,赵令徽忽地睁开了眼睛,眼中情绪波涛翻涌。
原来,他真是重生的。
试探得到了答案,赵令徽心中五味杂陈。
她还道为何这韩信怎么如此谦恭。
殊不知这不是少年意气张扬的韩信,而是在长乐宫死了一遭的韩信。
是经历了四年沙场磨砺的韩信。
重来一次,他……甘之如饴吗?
这让她倒有些猜不透了。
甘之如饴的是什么?是背叛吗?
还是长乐宫钟室的杀戮……
赵令徽摇摇头,哪里会有那么傻的人。
他就真的一点不恨吗?不恨汉王、吕雉、陈平、萧何和她吗?
说不定,只是让她放松警惕呢。
既然知道了他是重生的,那好言软语劝他的法子许是不管用了。
让他听命吕雉的事情要放一放,该换个法子才是,最重要的,先别叫他叛汉王才是。
还有蒯彻那个家伙,上辈子几次三番劝韩信造反,要是再有他在旁边煽风点火,韩信不反也要反了。
得寻到他先给处置了才是。
外头脚步声越来越近,赵令徽忙躺回去装醉。
韩信端了醒酒汤进来。
前世韩信没少做照顾赵令徽的活,喂个醒酒汤做来已是轻车熟路。
韩信先扶了赵令徽起来,叫她身子靠在自己身上,拿了勺子舀了半勺,放在嘴边轻轻吹,差不多凉掉才喂到赵令徽嘴边。
赵令徽虽是假装醉酒,可确实喝了不少酒,胃里头实在难受,一口醒酒汤顺着下去,胃里的灼烧感好了不好。
韩信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给赵令徽,生怕烫到或者呛到她。
赵令徽耐不住了,干脆咳了两口,假作悠悠转醒。
瞧自己依偎在韩信怀里,赵令徽眨了眨眼,茫然无措,声音沙哑:“大将军……这是怎么了?我……我这是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