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庄嫣还分享了自己对徐凤仪这个角色的理解,以及在这场戏中她想要表达的情感层次。
拍摄过程中,两人的眼神交汇时,那一瞬间的火花让整个片场都仿佛安静了下来。
不过,也有一些小插曲。
有一次,庄嫣在说台词时不小心笑场了,原来是陈延年的一个细微表情让她觉得很有趣。
但她很快调整了状态,重新投入到拍摄中。
两人在拍摄间隙还互相开玩笑,缓解紧张的气氛,这种轻松的氛围也让他们在镜头前的表演更加自然和流畅,展现出了角色之间深厚的情感和默契。
导演对影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极高。在拍摄徐凤仪被审讯的场景时,为了找到最能突出她坚定眼神的光影效果,导演和灯光师反复调整了灯光的位置和强度。
导演不断地给庄嫣讲解角色在这个时刻的心境和情绪,让她更好地把握表演的尺度。
有一个镜头,庄嫣的表情稍微有一点不到位,导演就要求重新拍摄。
虽然已经拍摄了很多遍,但庄嫣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认真地听取导演的意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表演。
导演也会亲自示范,给庄嫣展示他所期望的表演方式。
在导演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下,庄嫣成功地演绎出了徐凤仪在面对封建势力时的不屈和坚定,为影片增添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蝴蝶元素是一大亮点,而这些蝴蝶元素的打造也凝聚了剧组工作人员的心血。
为了制作出逼真的蝴蝶标本,道具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请教了专业的昆虫学家,中间庄嫣还找了几次孟宴臣。
他们选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经过多次试验,才制作出了符合影片风格的蝴蝶标本。
在拍摄刑场那一幕,当一只真正的蝴蝶从徐凤仪的血泊中振翅飞起时,为了让这只蝴蝶能够按照预期的路线飞行,剧组提前在拍摄场地布置了一些特殊的装置,引导蝴蝶的飞行方向。
虽然拍摄过程中蝴蝶并不总是那么“听话”,但工作人员们还是想尽办法,通过多次尝试,终于捕捉到了那令人惊艳的瞬间,为影片增添了神秘而又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
这些片场花絮不仅展现了《蝶翼》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剧组人员对这部影片的用心和热爱,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这部影片能够以如此精彩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庄嫣专访:
记者:庄嫣,拍摄这场月下独舞的戏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庄嫣:其实最大的挑战就是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传达徐凤仪复杂的内心世界。
她当时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依然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而且场地的条件也有一定限制,青石板地面不平整,我又要穿着比较轻薄的纱裙跳舞,既要保证动作的优美,又得注意别摔倒受伤。
不过当我真正进入角色,沉浸在那个情境中时,这些困难好像都被抛在脑后了,我只想把徐凤仪的情感完美地展现给大家。